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04版:民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智慧赋能 守护菜市场“烟火气”

本周观察

黄韵诗/图

小小菜市场,连着大民生。8月1日,《石狮日报》报道了八卦街智慧市场建设进展。报道称,我市将按照省级智慧农贸市场3.0的标准,计划投资1500万元打造八卦街智慧市场,目前已完成一期初步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传统农贸市场装上“智慧大脑”,其未来令人期待。

什么是“智慧农贸菜市场3.0版”?简而言之,就是对传统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运用智能硬件、食品溯源、链上市场、电子商务等系统平台,‌既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可控,也可提升主管部门科学监管和风险管控效率,以更好地服务老百姓“民以食为天”的天然需求。

关于智慧农贸菜市场3.0版,国内一些省市已早有探索。2020年初,全国首家智慧菜市场3.0在宁波启动,首次实现实体农贸市场的线上线下融合。通过菜市场综合运营大屏,消费者可以查询各种蔬菜、肉类等的全流程溯源信息;在线下配送区域,所有线上订单都能做到标准化的分拣包装,半小时配送到家……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近年来,全国各地智慧农贸菜市场3.0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菜市场装上“智慧大脑”!泉州新一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也在进行中。此番,八卦街传统业态市场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改造为“八卦街智慧市场”,并将从商品准入、食品现场加工、食品储存、上市、销售等全过程入手,设立“一户一档”,建立电子台账。借助智能化追溯系统,市民通过商户电子秤“小票”或“扫码”,追溯商品来源。同时,抓紧建设数据分析平台,帮助商户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等等。

笔者认为,在智慧菜市场建设过程中,除了食品溯源、线上配送方面的改造升级,还应在智能称重、手机砝码、先行赔付等方面着力。换言之,智慧菜市场建设在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基础上,还应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长期以来影响市民消费体验、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重点、难点问题——

以短斤少两为例,过去,市民更多依赖于那把“公平秤”,有的甚至自带弹簧秤,一旦出现短斤少两,往往引发纠纷;不良菜贩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鬼秤”恢复正常状态,监管部门的常规巡查,往往又很难奏效;靠诚信引导、商户自律,也无法杜绝“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菜市场建设中,有一种“溯源电子秤”,可实现远程监控、防止作弊、自动报警及信息记录功能,一旦出现短斤少两的现象,监管人员即可查证。更进一步,智慧菜市场还可实现“先行赔付”的贴心服务。

菜市场需要“烟火气”,更需要“科技感”,两者并不矛盾。期待,智慧农贸菜市场升级“硬件”改善市场环境,优化“软件”提升服务质量,以智慧赋能守护好菜市场“烟火气”,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放心,也更舒心。(吾提)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