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第05版:万家灯火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师的幸福

●黄 颖

从教二十多年,我越来越体会到“教育是件漫长的事”这句话的含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尽己之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绽放出最美的姿态,是三尺讲台赋予教师的使命,而学生学有所成也是老师教育生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不能唯经验教学,学会反思,根据学情备课,才能面对有所改变的教学对象。我在上鲁迅名篇《孔乙己》《故乡》时对此深有感触。

众所周知,鲁迅的文章历来是教学的难篇。以前这样的经典名篇基本上要4节左右的课时才能完成,从头讲到尾,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我都舍不得放过,以为讲得越多越详细,学生就会掌握得越好,可是往往事与愿违。

如何才能设计出和学情相匹配的教学方案?空想是想不出来的,我阅读了教学参考书之外的鲁迅研究成果,比如毕飞宇关于《故乡》的分析,温儒敏教授关于《孔乙己》的分析,并研究了中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要求。

改变了阅读教参的固有思维后,我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通过反思,精简了繁琐的教学步骤,针对学情制定新的课程方案,帮助学生更快速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当教师在课堂中能游刃有余时,当学生的学习接受过程与教师的教学思路高度契合时,作为教师你的幸福感是倍增的。

教师的幸福感还来自于自身丰富的精神世界。如何才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

当你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时,当你在生活中感到疼痛时,多读书吧,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和作者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对话。你可以在他人的世界里获得共情,也可以在别人的生活中感受不一样的人生,通过不同的视角去领略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人生境况,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

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教学参考书中的知识,更要跳出教参的限制,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阅读视角。当学生在你的推荐下爱上阅读,有了更广泛的阅读体验,能够与你产生共情时,你就是幸福的;当你们在课堂上因为书中的某句话而相视一笑时,你就是幸福的。

最后,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学生涯中获得幸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