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嘉 胡胜盼
瑞兽葡萄镜是指唐代的一种铜镜,以瑞兽为主要图案,陪衬有硕果累累的葡萄及缠绕的葡萄枝蔓,纹饰图案独特。因其精良的制作工艺、优美而富于想象力的纹饰纹样以及所承载的深刻寓意寄托,瑞兽葡萄镜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为“多谜之镜”。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一面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即带有典型的时代艺术特征。
铜镜是我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梳妆的实用品,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各朝各代均有制作。铜镜自出现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汉代,繁荣于隋唐,衰落于宋金元时期。
唐代是我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唐代初期,铜镜的纹饰主要以海兽为主,海兽镜比较盛行;唐高宗至唐德宗时期,铜镜装饰上出现新形式、新题材、新风格,富丽绚烂;而唐德宗至晚唐时期,则主要流行对鸟镜、瑞花镜、盘龙镜等。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枚唐代古镜,正是唐代初期盛行的海兽葡萄镜。
瑞兽葡萄镜,也称“海兽葡萄镜”“海马葡萄镜”“天马葡萄镜”“鸾兽葡萄镜”。因为铜镜纹饰中含有兽形及葡萄形图案,故而得名。海兽,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海马”“海兽”的称呼,最初的命名者未加解释,究竟为何种动物,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说法。
据专家们考证,名字中的“海”并不是指它们是海中所产之物,而是指我国古代的一种地域观念。
可见,唐代瑞兽葡萄镜是中国传统神兽图腾纹饰图案与外来纹饰本土化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即瑞兽葡萄镜的产生是东西方文化的结晶,是中西合璧的古代艺术品,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唐代瑞兽葡萄镜,直径20.7厘米,铜镜圆形,伏兽钮。铜镜沿较高,背面中为异兽钮。钮的周围分内外两轮区,内区六瑞兽和两只雀鸟环绕镜钮,六兽造型如狐似狼,有的回首顾盼,有的昂首阔步,形态各不相同,造型优雅。瑞兽之间饰以葡萄枝叶,枝叶纹相互穿插缠绕,形式优美,更显生趣。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里普遍流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深受人们喜爱。外区图案纹饰为环绕的六只雀鸟和六只瑞兽,穿行在葡萄藤中。
这面铜镜的纹饰全部为浮雕式,造型古朴典雅、图案奇特逼真、制作精良、纹饰清晰、磅礴大气,体现了盛唐的宏大气象。
这面铜镜的背面装饰有精美的花纹和铭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尤其是唐代的社会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审美意识的可靠实物资料。
唐代瑞兽葡萄镜是中国铜镜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种繁缛富丽、花团锦簇的装饰风格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的富裕繁荣以及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因此,唐代瑞兽葡萄镜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