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06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武夷的山水,武夷的茶

■叶忠惠

武夷古属建州,武夷茶也称“建茶”,秦汉典籍谓之“建溪芽”。武夷茶远近闻名,虽然生在武夷山下,我却不懂它。在我的印象中,闽北人似乎没有品功夫茶的习惯。

闽北农人,喜欢在房前屋后栽几丛茶树,主妇清明前后采来茶青,在煮饭的大铁锅里炒制烘焙,制成干茶,谓之土茶。讲究的人家把土茶盛在密封防潮的锡罐里,罐身贴一方红纸片,辟邪又喜气。普通人家用泥瓦罐装茶,红纸片贴在罐腰,罐口封上厚厚的牛皮纸,用麻绳捆扎,打个蝴蝶结,看起来倒也雅致。

这罐茶得应付全家一年之需。平时家里来了客,抓一把土茶,和着冰糖一起冲泡,谓之“冰糖茶”,这是艰苦年代里农家最美的盼望。淘气包会钻空子,想要解馋便装病,总能从慈爱的祖母那里得到一杯冰糖茶。

闽北人泡茶照例不讲究,抓一把茶叶投入大瓦罐,开水冲泡之后,搁在饭桌的一角。小孩放学回家,大人下地归来,走到桌边,舀一碗茶水引颈牛饮,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从喉头爽到心底。

我与武夷茶结缘纯属偶然。二十多年前的那个秋天,我们一行人去桐木关旅行,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的坳头村邂逅武夷红茶,从此爱上这茶。尽管那时我还不太懂茶,但我享受品茶的过程。

夜晚,我喜欢一个人待在书房,泡一壶武夷红茶,坐在书桌前享受夜的静谧,这种感觉非常美妙。武夷红茶淡淡的“桂圆香”从桌上的白瓷杯里溢出,混合着茶汤温热的气息,在屋子里弥漫。若有音乐,最好是古琴曲《文王操》《山居吟》之类。乐曲和着茶香,从灯光下悄悄滑过,轻轻滑向夜的深处。

琥珀色的茶汤从紫砂壶里缓缓注入白瓷杯,发出轻微的声响,溅起细碎的水花,淡淡的白沫荡漾在温润的瓷杯。灯光下,水雾缥渺,乐音袅袅,茶香弥漫,轻轻的,悄悄的,沁人心脾。在这种境界里,身虽静止,心却活跃。喝茶为解渴,品茶是人生,品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如果想要理解柳宗元笔下那位“垂钓寒雪”的孤独老翁,就得像喝茶那样置身其中,老翁并不在乎能不能钓到鱼,他要的是垂钓寒雪、对话天地的那种感觉。品茶何尝不是如此。

心若坦然,心若安然,茶便和美!

端起白瓷杯小啜一口,微闭双眼,让茶汤从舌面轻轻滑向舌根:茶香袅袅,琴声悠悠;岁月静好,安之若素。甚好!

我喝过不同的茶,特别偏爱武夷红茶。“琥珀红、桂圆香”不是武夷红茶的全部,它的特征很难用一句话归纳。生长环境的复杂性和山区气候的多样性,使武夷红茶呈现出丰富的口感和香型。桐木关是武夷茶原产地,位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腹地,那里的山与别处不同,林间溪流潺潺、鸟鸣不绝。若在有夕阳的傍晚,迎着习习山风,穿过缭绕的雾霭,走在枯枝败叶铺成的山道上,特别舒畅。

在乔木和灌木的混合林下,挤挤挨挨长满杂草,野花静静绽放在山岩,菌子悄悄探出石缝,即使在秋天,这里依然苍翠,漫山遍野勃勃生机。被秋风抹艳了的山林,被浓雾泡淡了的红的、黄的、青的树木,给连绵群山增添了色彩和诗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