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04版:专题·民声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幅“星空”画卷带来的启示

本周观察

林恩炳/图

4月2日,由中共石狮市委宣传部指导,石狮市文联、石狮市残联主办,石狮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艺绘星辰 聚爱成海”——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石狮市文联公益行动举办,这是“艺起点亮星星·让爱不再孤独”石狮市文联关爱孤独症儿童系列活动之一。(详见4月3日《石狮日报》一版)

一块12米长的画布在文联展厅铺开,市领导、工作人员、志愿者、特教老师与12位“星星的孩子”或蹲或伏,共同描绘心中的“蓝天”“星空”和“梦想”……这场名为“艺绘星辰 聚爱成海”的公益活动,以画笔为媒介,让特殊儿童从被动的关怀对象转变为主动的创作者,在画笔与色彩的碰撞中,完成一次温暖的社会对话,“共创”出一幅充满想象力的“星空”画卷。

毋庸讳言,传统公益活动往往陷入“仪式感大于实效性”的困境:活动开场时的领导致辞、捐赠仪式上的短暂握手、慰问演出中的礼貌掌声,虽传递善意,却难以形成持久的情感共振。而文联的这场公益活动,之所以获得家长认可、社会好评,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体验式参与”“平等式交流”的深度挖掘,为如何关爱特殊儿童提供新思路,更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真正的关怀不在于单方面的给予,而在于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让特殊群体在互动中建立与世界的真实联结——

在活动环节之一的“星星画语”公益艺术展上,孤独症儿童不再是需要怜悯的对象,而是以创作者身份接受社会瞩目。所展出的由石狮市仁爱学校孤独症儿童创作的数十幅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儿童创意画等,无论艺术水平如何,都是孩子们用独特的视角描绘出的“内心世界”。在画作面前,参观者或驻足惊叹,或会心一笑,这种基于艺术共鸣的情感互动,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

现场铺设的画布更是搭建起平等对话的场域。特殊儿童与普通参与者并肩作画,这种“无差别共创”让特殊儿童感受到被平等对待的尊重,也让公众在共同创作中消解对特殊群体的刻板印象。从“星星画语”公益艺术展到共同创作长卷,从“微心愿墙”到魔术表演,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形成多维度、沉浸式的互动场景,孩子们乐在其中,家长们笑容满面,特殊儿童在参与中绽放光芒。

对特殊儿童关怀需要更多“参与式”解法,需要更多“个性化”切口,将宏大的公益目标拆解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微小互动单元。石狮这场公益活动更深层的启示在于,特殊儿童关怀需要从“活动思维”转向“生态思维”,以创新设计打破公益的程式化套路,让特殊儿童能参与、可体验、有互动,用平等参与替代俯视性怜悯——因为真正的包容,从来不是施大于受,而是放下偏见、平等交流,这种双向奔赴的关怀才能真正照亮“星星的孩子”的宇宙。(吾提)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