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牵动人心的高考,在这个夏天如约而至。高考是人生的搏击和洗礼,更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汗水和梦想。作为高考过来人,当年自己参加高考的情景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十八岁那年的夏天,我与百万学子一起,加入高考大军。那年,经过一番不懈努力,我以年级前十名的成绩,顺利地通过了预考。拿到了高考的入场券,不由心生欢喜,老师和父母更是对我抱着极大的希望,期待着我能在随后的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对此,我自己也信心十足,备考心态也不知不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为了考出比预考更高的分数,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攻克计算题和论证题等得分多的项目上,无形中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再巩固和再记忆。
很快,高考的日子到了。一大早,母亲就熬了我最爱吃的大麦粥,里面放满了花生、红枣、桂圆等补品,催着我吃完,母亲又掏出两个热乎乎的鸡蛋,让我多吃点。我一边吃着母亲做的营养早餐,一边聆听母亲的教诲:“高考不比平常,一定要仔细认真,看清题目再写,做完后多检查几遍再交卷。”父亲也忙不迭地告诫我:“放下私心杂念,以平常心去对待每一场考试,千万别紧张……”我一个劲地点头,然后满怀自信地走进考场。
然而,随着一阵急促的考试铃声响起,我的心陡然往上一提,瞬间呼吸急促,心跳也猛然加快。再一看考卷,许多题目尽管似曾相识,但要准确而迅速地写下它的答案,却又让我一下子踌躇起来。要知道,这些类似的题目,在以往的备考中,可都是我轻而易举就能拿下的呀。令人遗憾的是,到了关键的高考节点,我却没能找到以往的神勇。三天考下来,结果可想而知,我出人意料地落榜了。
得知消息,当天夜里,班主任老师就匆匆赶到我的家里,一边帮我分析高考失利的原因,一边热情地鼓励我复读,同时,还传授了一些消除高考怯场的方法和技巧。不一会儿,我的同桌小燕也来了,她这次也考得不理想,但还是一个劲地为我打气加油,希望我俩再加一把劲,考进同一所学校,再续同窗情。父母也当即表态,只要我不放弃努力,哪怕他们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大学。
在老师、同学和父母的热切期盼中,我放下负累,迅速调整心态,再次走进学校,开始了紧张的复读生活。抱着一切从零开始的想法,我对每个知识点、每个基本概念,都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们的要点,并弄懂它们的真义所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我还有意识地加强体育锻炼,时刻准备着以良好的竞技状态投入火热的高考角逐。
很快,又一个夏天如约而至,高考的大幕再次开启。由于做了精心准备,加之一年的磨砺,我的心态早已变得平和。考试那天,我神情自若地走进考场,先屏气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稍微浏览了一下考题,便平静从容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最终,凭借着稳定的发挥,我如愿考进了省内一所重点大学。
记得送我读书的那天,村长也来了。他乐呵呵地拉着我的手告诫我:“你虽然是村里第一个考取重点大学的学子,但到了新学校,一定要虚心地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求知路上永远没有终点。”温馨的话语,让我十分感动。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顿觉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而今,一年一度的高考再度来临,以往那些备考的场景又在眼前一一浮现。虽然我早已不再是高考学子,但回首当年的那些温暖,心中依然会荡起激动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