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考,考场很远,最后决定由我全程陪考。于是,便开启了我的三天陪考时光。
去考场的路上,我故作轻松,其实,比我高考还要紧张。孩子神情凝重,我的心同样焦虑,那种滋味我懂。陪他到考场大门口,相伴无语,只对他做了几个加油的动作。等儿子和同学集合,我站在熙攘的陪考人丛中守了一会儿,不禁回顾起当年高考的历程,直至开考铃响。
很多年都没这般长久等待了,说是轻松却是浮躁,毕竟儿子在接力我们家的高考。和周围陪考家长聊着天,大家都一样,相互倾诉三年来的辛苦和付出,讨论孩子今后的方向……很快,一上午过去了,往回走时,儿子一路翻看教材,我一路沉默,心神不宁。
下午依旧,高考第一天,儿子的脸还没放晴,我知道他考得不理想。但不管是阴霾还是灿烂,我还要在等待和陪伴中度过。
第二天,下起淅沥的小雨,很适合考试,但不适合陪考。一整天我都待在车里,手机没心思看,循环放着几首古典乐曲,应和着车顶啪啪的雨声,心情平复了不少。好在带了两本读物,一本是《读者》,一本是丁立梅的散文集,记得书中有句话“这世上,总有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我感慨,回顾孩子这些年成长的不易;我欣慰,马上要走过去了,希望儿子能记住今天,记得我的陪考。
傍晚接儿子,看到了久违的笑意,估计是发挥得不错。我不敢松懈,因为我们还有明天。
最后一天的陪考,有种曙光在前的感觉。我四处走,去考场周边超市、菜市场,甚至进到一家楼盘售楼处。好久都没这样闲庭信步了,其实,我们的生活就该如此,等孩子考完,我的日子从此也要改变。
最后一科结束,已经18时15分了。我等在考场门口,没像其他家长又是拥抱又是送花。看着儿子出来,远远地朝他招手,继而用手机拍下他出大门的身影。儿子笑着,朝我跑来,他的放松让我心安,多日来的压力在这一刻释然了。
抬头,鱼鳞般的云朵镀着一抹微红,云朵背后还有晴空。顺手拍下几张路灯、天空、晚霞,还有孩子的照片,随即发到朋友圈,由心写下几行字:“日暮,华灯,完美,收官;三年时光,你的努力,我的陪伴;皆在这一刻,如释重负,期许……”自此,三天的陪考宣告落幕。
陪着儿子去高考,是一种亲情陪伴,也是一次重温。感谢高考,让我有机会守望,抚平心境的同时,也品读着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