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拆危拆旧、三改一拆等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秀水富民政策得以充分体现。与此同时,我市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详见6月17日《石狮日报》二版)
针对石狮的实际情况,有政协委员提出,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抓好省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申报,全面提升保护意识,让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各项规定写入村民公约,以提高村民自觉保护意识,约束村民无序建设行为。
一个村落,在美术、建筑、民俗上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有一定历史年限、规模,现在仍有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活态存在于村落中,才能称之为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因此,首要的任务是保护传统村落,其次才是开发利用。
传统村落保护比较好理解。传统村落的房屋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因素导致建筑破败,再加上随着农村居住生活需求和方式的改变,传统村落原来的风貌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所以,一方面是传统村落附着建筑物如房屋、桥梁等,需要修缮;另一方面是溪流、古道等旧景观需要恢复。
而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则牵涉到更多层面。目前,全市各地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将之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齐头并进。
这样做有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很好地兼顾传统村落保护。石狮城乡差异不大,许多传统村落不是单独存在,有的是一个村庄的其中一个角落,有的是传统村落中夹杂着村民新建的房屋,这就给传统村落保护带来了复杂因素。因此,需要一乡村一规划,甚至是一角落一规划。而只有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内容中,才能做到“一村一品”,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根据该村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进行规划,做到自然流畅。美丽乡村建设并不在于建筑物的新旧,而在于“美丽”二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筑景观、群落保护较为完整,还在于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道路设计,依托古建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能够确保美丽乡村整体性的效果,留下建筑传承的文化底蕴。
三是传统村落保护能够与美丽乡村建设一样深入人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许多村民已经体验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舒适感和幸福感,已经得到村民的广泛拥护。但在传统村落保护上,很多人还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理解,还没有看到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带来的好处。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让新与旧和谐共融,既美丽了乡村,又能让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柳月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