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生涯20多年,有许许多多令我难以忘怀的战友,小毛班长就是其中一位。
小毛班长原名谭小毛,是连队的炊事班长,我当兵快满一年调入炊事班时,他已经是一位超期服役两年的老班长了。只上过两年学的他,满口江西老表土话,听了好些日子才慢慢明白。他中等身材,长相老成,话语不多,表情严肃甚至有点木讷,一天到晚总有干不完的工作。
记得我第一次值班时,那天原本凌晨五点钟闹铃起床,可我三点就睡不着,在床上“烙饼”。睡在我下铺的小毛班长小声对我说:“别紧张,还有我呢,赶紧睡。”那一天,从早晨煤炉起火、和面做馒头到白天大锅蒸饭炒菜煮汤,直到晚上清洗厨具交班完毕,小毛班长全程跟在我身边,一边帮我打下手,一边教我操作。第一次当班,保障全连一百多号人的伙食,不但没有出任何差错,还得到连长的表扬。
小毛班长超期服役的两年里,年年荣立个人三等功,第五年准备留队改转志愿兵,因文化程度较低未获上级批准而退伍返乡。
2009年国庆期间,连队组织了一次退伍战友联谊活动,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部队整编后的首次聚会。恰逢整编那年退伍的小毛班长,接到通知后带着妻子如期而至,他说退伍20多年了,特别怀念部队严肃紧张的生活和情同手足的战友。
那天,我见到分别20多年的小毛班长时,一下子惊呆了:他身穿老式夹克衫、半旧的灰色西裤,脸色蜡黄且布满皱纹沟壑,稀疏的头发白了一半多,五十出头的他,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与在部队时的模样判若两人,我都有点不敢相认了。
随后,我们坐下来慢慢聊。小毛班长告诉我,他退伍后的第二年,与女朋友结婚了,先后生育一儿一女。他的老家是“蜜桔之乡”,他种了20多亩蜜桔、5亩水稻。但因蜜桔销路不畅,价格偏低,日子过得拮据。此次来石狮,夫妻俩是从老家县城坐绿皮火车先到福州,然后转乘大巴到石狮,虽然比直达的大巴多走一天,但车费便宜不少。为了让战友们尝尝自己种的桔子,他特意从老家扛来一大袋子足有八九十斤的桔子。
晚饭后,我去了小毛班长的房间,我们聊了很久,聊了当年连队特别是炊事班的那段生活,聊了我们分开后各自的一些情况。他说大女儿已经成家了,儿子还在上学,负担还比较重。这次来参加战友聚会,看到多年未见的领导和战友,他很开心,下次还要参加,并叮嘱我不要忘记通知他。考虑到他们舟车劳顿,我起身告辞,小毛班长执意要送出几步,当我握住他的手时,感觉他的手掌心全是老茧,格外粗糙,像是握着一把核桃,我的心不禁颤了一下。
未曾想到,此次聚会后的第三年秋天,小毛班长就因突发脑梗去世了,抛下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抛下一个战友聚会的承诺,就这样匆匆离去。
“我的老班长,你现在过得怎么样?……”如今,每当唱起《我的老班长》这首军魂回荡的歌曲,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小毛班长的音容笑貌,歌声中,我泪眼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