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打开天窗说亮话”,但我觉得这句话不太符合逻辑,应该是“天窗底下说亮话”才对。因为,很多天窗其实是无法打开的,一块玻璃固定在屋顶上,在混沌的黑暗中杀出一片光明,真是了不起的写照。
年轻时,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总喜欢看一方块阳光在房间地面上“蠕动”:一只蚂蚁兴奋地举着食物回巢穴“邀功”,一条蜈蚣急急忙忙地去赴约,地上的灰尘竭力想爬出来“跳舞”……
事实上,儿时的我对天窗有恐惧感。未到学龄,一天傍晚,我坐在厨房巨大的水缸盖子上,趴在灶沿上喝粥。望一会厨房屋顶的天窗,低头吃口粥。突然,一阵天旋地转,我从水缸盖子上滑下来。母亲赶忙抱起我,一个劲问我:“怎么啦?”我蜷缩在母亲怀中,双目无神,一言不发。
那时候,医疗条件差,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大人们总是会用他们古老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第二天,我什么事也没有了,又活蹦乱跳地和小伙伴们玩耍。后来,我自己推测很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又看到天窗太暗引起的。
有一次,我和母亲到乡下探亲。老屋亮堂的办法就是借光——开天窗。也有人喜欢黑暗,不开天窗,睡眠质量特别好,一直以为天还没有亮呢。当时乡下卧室里面对面放了两张床,我经常从一张床跳到另一张床上。
没地方可以舒展,我就在床上玩。一方窄窄的天窗不光馈赠了光亮,还呈现了无数的场景,引发了无穷的幻想。下雨天,雨水在天窗玻璃上慌慌张张地“逃亡”,闪电从天窗里飞速窜进来,眨一下眼睛,房间瞬间一亮,我马上捂住耳朵,雷声还是把我的小心脏震得怦怦直跳。
有月亮、星星的晚上,躺在床上望着天窗,想象着整个夜空宇宙,许多的奇思妙想绕过来转过去。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窗梦,有一间阁楼开着巨大的天窗,躺在床上看着浩瀚的星空,身体和内心便更接近高处。
我知道,很多老年人身体里都有过一个巨大的“天窗”,可以接纳所有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