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直播电商愈受关注。但一些消费者“吐槽”,在直播间想要低价买东西并不容易,在种种“套路”下,买到的东西价格也未必便宜多少,导致消费者没有获得感,只有失落感。(详见11月24日《石狮日报》五版)
直播带货的火爆,不仅让“网红”们的流量号召力变得金光闪闪,也吸引了不少明星加入成为带货主播。可在火爆的背后,直播带货的“套路”越来越多,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产品不便宜、质量不好、服务跟不上等质疑从未停歇过。类似直播“套路”,每天都出现在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中。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行为,从业者如果想要让新业态能更持久地被消费者所认同和接受,就不能靠哗众取宠的“套路”,“吆喝震天响,低价不用想”。长此以往,直播带货无疑将进入恶性循环,顶着“套路”的标签,消费者不再信任,从业者也将无以为继。
有声音认为,直播带货的本质其实和电视购物差不多,只不过是电视频道变成直播平台,主持人换成了主播,目的还是让消费者“买买买”。电视购物因为虚假宣传等失去了口碑和市场,直播带货的套路如果得不到大力整治,也可能会步其后尘。
直播带货这种新业态,给电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弥补了电商在商品展示方面的不足,而通过主播的事先选货,也能减少消费者的纠结和麻烦,最后凭借质量和价格的优势,打造爆款并非难事。也因此,直播带货只有坚守诚信原则和质量底线,坚持价格优势,避免在价格上夸夸其谈、质量上频频翻车,直播带货的未来才会有更精彩的发展。(礼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