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上网,把自己的网名取为“在水一方”,意味着理想在河的对岸,家在梦乡的那一边。因为我过了半辈子,最大的迷惑是:不知道自己算哪里人。
经常遇到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的回答有好几种。如果发问的人是熟的圈子里的人,我的回答是“湖南H市人”,因为我户口簿的籍贯一栏是这样写的。如果发问的人完全是陌生人,我的回答是“石狮人”,因为我的户口簿住址是石狮市某地。如果发问的人与我只有一面之缘,属于不咸不淡的关系,我的回答是“L市人”,因为丈夫的籍贯是L市的。我还有一个考虑:看自己身处什么地方,发问的人在哪个地区,如果回答与对方是同属一地的,双方都有亲切感和认同感。
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我要瞎扯这么多话?难道不嫌麻烦吗?其实,我也不知道合适的答案,如果你有兴趣,待我细细道来。
常说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一词多义,对于口头语言有约定俗成。比如常见的问话“你是哪里人”,若我回答自己是“湖南人”,有人就会反驳说:“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应该算L市人。”
我辩解说:“我常年没有在夫家生活,一年去不了几次,怎么算得上呢?”
别人笑答:“出嫁从夫呢!入乡随俗吧!”
可是当我回到L市,那里的人一致认为我是外乡人,因为我不会讲客家话,风俗习惯与当地人格格不入,我只好直说:“老家是湖南的。”
当我回到娘家湖南C市,可以随心所欲讲方言了,人家又嫌我的话不地道。我解释在外地待久了,口音有点变调。人家追问我是隔壁地区H市某县的吧?带有一点口音啊!我确实在那里出生、长大,但是三十多年前,我离开了H市。此后在外求学、工作,我很少回去,亲戚们都认不全,家乡又有几个人认识我呢?所以,H市算是祖籍地吧。
说到这里,有人更糊涂了,你究竟是哪里人?
我出生在H市的某县,童年时光在湘水河畔度过的。我在乡镇某小学读完小学,继续在县城一中读初中,大概在我12岁时,被父亲接到了离家乡一百多里的C市的中学就读,从此我的人生经历就与出生地分开了。我在父亲工作的地方成长,后来升学又工作,从户口本上看,我成了C市某县的人。
1996年,我落户“石狮市”,当别人提问,我回答:“石狮人。”
别人又笑我不会讲本地方言,不算。我在石狮工作25年,这里有我的家庭和无数的朋友,难道还不算名正言顺的石狮人?至少算“新市民”吧。
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这就是我的写照。
时至今日,倘若有人问我这样的话题,我会回答:“我是中国人,第一故乡是H市,第二故乡是C市,第三故乡是石狮,第四故乡是L市。”
各位朋友,你认为我的回答对吗?你认为我是哪里人呢?
半生东奔西走,不知道传统的“家”在何方,却处处为家——我把自己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当成“家”。社会日新月异,移民已成常态,所谓地球一个村,我的经历何尝没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