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日下午2时许,泉州市首针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靶向药“诺西那生钠”,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成功鞘注。家住石狮的妞妞成为泉州首位接受诺西那生钠治疗的SMA患者。
据妞妞的父亲蔡先生介绍,妞妞1岁学会走路,却在一次感冒后再也不愿走,后确诊为SMA。此后,妞妞的运动功能一直在退化,只能坐着,拿东西上肢会抖,下肢只会慢慢爬。蔡先生说:“医生告诉我们有一种药可以治疗,但这种药价格高昂,我们负担不起,直到这药进了医保目录。14天前,妞妞到福州打下第一针诺西那生钠;14天后,孩子回到泉州打下第二针。”
据SMA泉州病友群的数据统计,目前,泉州地区有近30名SMA患者,已经登记注射诺西那生钠的有6人。据悉,SMA是一种罕见的隐性遗传神经肌肉疾病。当人体脊髓内的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害后,会逐渐丧失各种运动功能,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甚至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林学锋介绍,SMA在我国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10000。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我国首个获批治疗SMA的进口药物,于2022年1月1日起进入医保目录,从原先的69.7万元一针,降到3.3万元一针,每针还能医保报销,患者自付费用约1万多元。
(记者 洪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