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2月14日情人节、2022年2月22日、七夕……这些成双成对的日子被现代泉州人奉为“情人节”。那么泉州传统民俗版的“情人节”到底是哪一天呢?
2月20日上午,泉州小山丛竹书院里,地方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专家——泉州师范学院陈桂炳教授分别从“泉州民俗与泉州学”“辞旧迎新说春节”“数字观念与民俗”“戏台上下看民俗”“侨批与侨乡民俗”五个方面讲述泉州的民俗文化,并着重提到“情人节”的民俗文化。
陈桂炳首先分析了数字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他发现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即月与日大都集中在奇数上,如一月一(正月初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不是巧合,而是与民间“逢凶化吉”的思维有着莫大关系。数字里的民俗寄托着泉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自从数的概念诞生以来,它不仅具有计算的功能,还具有文化的功能,并依据这种文化功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其他文化。
比如,人们对偶数的认同,首先,来自于对自身的感受:人的肢体是对称的,两只手可以协同劳作,两条腿可以交替行走,两只眼睛可以看清楚事物,否则视为肢体不全,导致生活能力减弱。其次,从生活习惯认同对称。筷子是一双的,夫妻是成双的。生活必需品和繁衍都必须是偶数。把偶数和吉利、顺畅相关联。相反,不偶为奇,奇数是不走运的说法。
早些年,有人认为“七月七”的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陈桂炳研究后却认为,牛郎织女本身是神话中的悲剧,由于夏天天气的原因,七夕节晚上经常是细雨蒙蒙,天气和神话的人物故事情节本身就不支持情人节的说法。七夕节在泉州称“七娘妈生”。七在我们民族传统的数字观念中属于亡灵所有。
在闽南也有元宵节是情人节的说法。陈桂炳认为这和戏曲《陈三五娘》主人公爱情缘起于元宵夜赏灯有关。但是元宵节的主题在灯而不在情。
陈桂炳认为,如果一定要从传统节日里找出一个能与“情人节”沾上边的节日,最有可能的是古代三月三上巳节。《诗经·国风》中有篇《溱洧》,说的就是当时郑国的民俗:上巳节这天,溱、洧二水,春水涣涣,男女青年採兰泛遊其上,情人间互赠香草,永结盟好。
(洪亚男 刘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