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04版:民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义务植树活动也应与时俱进

本周观察

黄韵诗/图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一年播绿时节。今年这个植树节,也不例外,石狮上下齐动员,植树护绿美家园。

有数据统计,义务植树实施40多年来,参与人数累计超过100亿人次,义务植树达数百亿株,在增加森林资源、绿化祖国大地、加强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4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的实施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比如,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城镇周边地区,绿化覆盖率也越来越高,适合义务植树的地方逐年减少;一些树木森林抚育管护、防火防病虫害等后期管护需要跟上,避免“年年植树只见数,岁岁造林只见零”的尴尬发生;义务植树活动宣传工作,应跳出植树本身,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理念;等等。对于石狮而言,近年来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2019年获评“福建省森林城市”,但依然要重视以上问题。

义务植树活动应与时俱进。笔者建议,应结合本地实际,有的放矢、积极求变,丰富义务植树的内涵和形式——

将义务植树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将植树区域、树种类型、种植规模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发挥石狮既有的“借地绿化”“闲置地利用”等绿化经验做法,提升乡村环境绿化美化层次,助力美丽乡村、绿盈乡村建设。

将义务植树活动与流域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一直是河湖长制工作推进的目标,在“河畅”“水清”的基础上,应紧扣“岸绿”“景美”推进一系列项目,不断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对水系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将义务植树活动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转型、产业转型是关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低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切实发挥好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

植树造林更要植下心中之树。对于广大市民群众而言,植树节的意义并非只鼓励在这一天种树,而是通过这个节日提高我们爱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保节约资源。比如,可以是能骑车,就不开车;可以是能用风扇,就不开空调;可以是能少用塑料袋,就少用或不用;可以是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也是保护自然环境,这和植树是一样的效果。

植下地上一棵树,可以美化一片绿;植下心中一片绿,天天都是植树节。

(吾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