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伴随着魏武曹操那慷慨激昂汉乐府的铿锵,伫立在祥芝海岸线上,眺望着万顷碧波,巨浪滔天,艨艟竞发,眼底壮观无尽,心中热血澎湃。
祥徵天地瑞,黉门静诵思朱子。
芝草海滨生,丛竹葱繁翠小山。
祥芝,古称“长箕”。据清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宋朱熹游历至此,松树下“忽生芝草,香闻数里”,寓为瑞兆,是以改称“祥芝”,并开设书院,留下“小山丛竹”四字题刻。
百舸争流壮士征,春辉日暖掠鸥鸣。
无边碧浪千帆点,一线波天万里晴。
满载披星飞汗涩,渔歌洒网趁风清。
欲穷极目高桅上,心驶银河钓巨鲸。
祥芝国家中心渔港是全国五大一级渔港之一,可供1000余艘大型钢壳渔船停泊和避风。在潮起潮落之间,穿梭的渔船鱼贯驶出渔港,驶向东海,声势浩大。耕海牧渔,满载而归,一筐筐的鱼虾蟹贝,港口喧哗声和空气中的咸腥味,烙下勤劳、智慧、奋斗与征服大海的喜悦。
亚太扬波,商旅连河海,
龙鱼跃浪,远航接昊天。
此地百姓自古以来就有劈海犁浪的壮志雄心。清朝嘉庆年间,传奇人物蔡亚龙的“源顺”船行,北至大连旅顺,南至东南亚沿海各国,最早直航新加坡,开辟了石狮远洋航运史先例。蔡亚龙不仅船队庞大,发展海上运输业,从事造船业,同时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他的故事,在民间久久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多少英魂倾碧血,
一城烽火卫家邦。
攀登而上烟墩山,俯瞰着泉州湾出海口,地理位置重要。明清时皆有军队驻守,设立烽火台,俗称“烟墩”,为半岛突出部最高点,民居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直至山顶。历史烟云已黯,如今,立于乱石交错之中,追忆往昔那一群英姿飒爽男儿,用青春热血捍卫一方水土的安宁。
斗星灿烂护河清海晏,
美德峥嵘欣国泰民安。
走进斗美宫,民众尊为航海、地方保护神,威灵显赫,深受敬仰,影响广泛。宫前两座辟邪、镇宅的石狮,有一个传说:只要抚摸石狮,能开启智慧之门,人变得更聪明能干。各地有十多座宫庙来斗美宫寻根认祖,追溯其建庙源流,大多与祖庙分灵关系。徜徉于宫殿中,透过缭绕烟火,仿佛看见其中仍蕴涵镌刻着先民挣扎于生活中,内心对神的崇拜与精神寄托。
旭日东升,万点金光洒在湛蓝海面,汽笛声中,祥芝,再次扬帆启航!
(洪亚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