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国旅游日”,石狮推出“趣石狮 游山海 微度假”线路推介活动。一大看点,在于发力本地游、周边游,并与德化签订山海联盟微度假协议,在客源互送、活动共享、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层次互动,后续还将与安溪、永春等进行线路串联,强化与周边县市旅游资源共享,持续激活“微度假、轻度假”市场。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多点散发的疫情、出行受限的实际,倒逼了出游方式的改变,常态化的防疫需要成为“微度假”兴起的催化剂。疫情之下,大家的出游需求仍然存在,只不过,“拥抱诗与远方”正逐步转向“发现身边的美好”。于是,近距离、短时间、可到达的“微旅游”应运而生,“短途游、周边游”日益成为常态化防疫之下民众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主要选择。
比如,“五一”假期在多地都火了的“帐篷热”,便是城市“微旅游”风潮初起的表征。有网上“驴友”甚至笑称,这个小长假,大家不是在搭帐篷,就是在去搭帐篷的路上。在石狮的几个能踏青又能搭帐篷的城市公园,一些民众同样跟风“露营”。这些都透露着一个信号,那就是“微度假”“短途游”正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青睐和追捧。
这样的现实和旅游消费趋势,也要求各地尤其是旅游市场主体,要主动适应变化,重构旅游产品与线路、做好旅游服务、改善“微旅游”体验,关注、迎合甚至超前引导“微度假”市场的发展,着力在常态化防疫的大形势下找到破局的出路。
消费者的需求为市场指明了方向,很多旅游市场主体已经在加快布局“微度假”市场。比如笔者查询到,马蜂窝推出了精致露营、地心穿越、极限飞盘等周末社区活动,通过在周边熟悉的环境中打造全新的旅游场景,让游客获得新鲜而有趣的出行体验;同程旅行也打造了“嗨玩48小时”IP,整合不同城市周边目的地、住宿、交通等优质旅游资源,力求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短途旅行服务;等等。
对于本地市场,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启示。如何创新推出“微度假”产品,更好地撩动本地游客的心弦?用一位行业研究人士的话说,“旅游服务的多重附加值非常重要,在‘微度假’中融入文化、艺术、体育等体验内容,成为旅游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在“微度假”时代,除了传统的异地观光,本地的休闲、体验正成为“出游”的重要内容。这需要各地适应近程旅游和本地休闲的现实需要,在立足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找准定位,加大现代生活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重构,完善、做足服务配套,着力为传统旅游资源注入新内容、新体验,以“微旅游”之名,为疫情冲击下的旅游市场打开新的一扇窗。(康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