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里、鸿山、祥芝社工站的驻站社工们,各尽所能,为各自辖区的特困老人提供精准服务,或是为独居老人送上暖心衣服。(详见5月19日《石狮日报》三版)
当前,石狮市已实现9个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社工站在改善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发挥作用,对特殊老人提供精准帮扶,丰富养老服务供给的量和质,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基层成为可以触摸到的温度。这也是民政部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一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之举。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而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养老服务中的优势,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是补齐当前养老服务短板、实现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和老年人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关键内容。
“社工服务”并不是一个新词,但此前,仅通过政府购买实施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延续性和覆盖面还不足,因此,在乡镇(街道)建立社工站,有望在更大范围里实现对养老服务的落实。
与传统购买单项内容的社会服务项目相比,以基层社工站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具有服务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和延续性等特点,能发挥社会工作服务精准性、资源配置多元性、服务对象广泛性等优势。一方面,社工站聚焦民政主责主业,针对特殊困难群体设计项目,将“输血式”救助转变为“造血式”帮扶,有效将为民服务落到一线;另一方面,构建以社工站点为轴心的社会治理模式,不仅能调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还有利于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多元社会治理新格局。
笔者认为,针对基层情况纷繁复杂,社工站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境遇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且社工站能整合民政各业务端口,优化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提供“一站式”民生服务,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助力“幸福养老”。
(小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