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泉州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黄明珍受邀来石狮,在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石狮市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和市民上了一堂精彩的“漫谈闽南文化”讲座。她以泉州市博物馆“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展览为基础,从闽南方言、闽南历史源流、闽南家族、闽南宗教、闽南非遗及闽南文化传播等方面,全方位阐述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内涵。
1 悠久的闽南文化
黄明珍长期从事一线文博工作,对泉州世界文化遗产、闽南地方信仰、传统建筑等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她说,闽南文化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区域文化,它以闽南方言为载体、融合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征,兼有独特方言与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对泉州的记载颇多,显示出古代泉州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元朝末年来中国的罗马教皇使者马黎诺里在其《马黎诺里游记》中对泉州作了这样的记载:“刺桐城,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海港,也是一座令人惊奇的城市。方济各会修士在该城有三座非常华丽的教堂。”明清以后,伴随着闽南人向外拓展的脚步,闽南文化随之不断向外传播:内陆地区传至潮汕、海南、江西、浙江等地,向东跨越海峡过台湾,向南下南洋到东南亚各国,并且辐射到日本、韩国以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6000万人,占地球村的百分之一。黄明珍认为,闽南文化具有显著的世界性和海洋性特征。
2 厚重的闽南文化
公元10到14世纪的宋元两朝,是闽南文化的蓬勃发展时期。以泉州为龙头的闽南地区在浓郁的海洋观念影响下,形成了外向型的海洋经济模式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大批外国商人被吸引到泉州。泉州的发展带动整个闽南地区海外贸易的成长和文化繁荣。
黄明珍认为,宋元时期泉州的发展有五个方面可以印证。一是泉州港的兴盛,当时有泉州的三湾十二港:泉州湾的洛阳港、后渚港、法石港、蚶江港;深沪湾的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福全港;围头湾的围头港、金井港、安海港、石井港。二是航海和造船技术先进,泉州人传承闽越族善于造舟航洋的秉性,后渚出土的宋代沉船,采用水密隔舱造船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于泉州开元寺内的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内,有一艘1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沉船,这是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载重量达200余吨。如今,水密隔舱造船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朝廷在此设立关口,北宋元祐二年(1087)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四是交通网络发达,宋元时期的桥梁多达175座,与古驿道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有效地沟通了港区、码头与泉州腹地的联系,保证了货物的迅速集散与贸易网络的畅通。五是产品丰富,泉州进口出自阿拉伯半岛到婆罗洲一线的珍珠、香料、棉布、胡椒、珍稀木材、海货、食物和药品,出口大量陶瓷、丝织品、金属制品、酒、盐、糖等。
3 丰富的闽南文化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中原文化、闽越文化以及海外多种文化在泉州相互交融,形成了泉州极具包容性和开拓性的地方文化,这在宗教信仰、建筑、戏剧、方言、传统技艺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反映,也留存下众多世所罕见的文物史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盛赞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海上丝绸之路”除了丝绸,主要是“茶瓷、香料”。一把泥土、一片树叶,通过我们的智慧,制成迷人的陶瓷和爽心的茶叶,令世人叹服!历史上,泉州磁灶窑、德化窑生产的陶瓷曾大量出口到海外,为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整体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石狮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的万寿塔(俗称姑嫂塔)是古代海船由台湾海峡水域进出泉州港的重要指示标志,六胜塔是商船通过大、小坠岛主航道进出泉州湾的航标。
黄明珍认为,近2000年的历史孕育了泉州古城两大文化特点:一是坚守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特色鲜明的海丝文化。泉州是“光明之城”,这里“涨海声中万国商”,曾经是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泉州是“和平之城”,是“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显示闽南文化的兼容并蓄;泉州是“勤勉之城”,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张扬闽南族群自强不息的精神;泉州是“智慧之城”,这里“满街都是圣人”,独具全球视野,蕴藏着闽南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和“重乡崇祖”的底蕴;泉州是“世遗典范之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典范城市。(傅文忠 尼松义 颜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