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南语中,有句话叫作“妆甲菱花成宝镜”。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时尚弄潮儿”,用来形容一个女孩子特别懂得打扮。然而,要打扮自然离不开一面镜子,一个梳妆盒。近日,笔者在泉州市区一黄姓市民家中发现了一个富有闽南特色的化妆盒,该化妆盒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物件,尘封多年,盒子上布满了灰。今日,我们就打开盒子,一起了解这梳妆盒背后的故事。 在以前,大多数的日用品、家具都是以红色为主调,这个化妆盒也不例外。它外形为朱红色,收纳时精致可爱,打开之后上面有一面镜子,而底下是三层小抽屉,用来置放梳洗打扮用的梳子、网纱和各种胭脂水粉。相比于其他梳妆盒,这个梳妆盒在雕刻技艺上显得比较简单,只是在外形上画上一些简单的花草,再装上两个金色把手,方便提拉。
市民黄先生告诉笔者,在以前女子的闺房中,除有梳妆盒外,最常见的还有梳妆台。而梳妆台的设计就更加复杂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梳妆台会制作得更为华丽,图案雕刻、镂刻不仅讲究对称,对技艺的要求也非常高。(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