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慧
阿芬是我的同学,今年她的二女儿郭晓盈以664的高分,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第一时间里,我们发微信好友群相告,大家纷纷点赞,争相恭贺。此好成绩系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阿芬虽自身学历不是很高,却有一部育儿宝典。她的三个孩子均念二小,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老师常打趣地说:“像你们家出品的孩子,可以考虑再生一个。”而阿芬一贯回以微笑。印象中,她的脸上无时不挂着盈盈笑意,时刻保持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富足、温暖、美丽、优雅。
读书时代的阿芬成绩也很优秀,后来由于家庭变故,才不得不辍学,与母亲承担起赚钱养家的责任。她开过时装店,20世纪90年代初永宁西门外有一家卖得很火的女装店,就是她开的“爱火花”。连名字都很火是不是?我觉得这恰恰印证了她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阿芬代过课,在代课期间,“我与几位同事为了转正,每到周末就到教育中心读《教育学》和《心理学》,而且风雨无阻。”今天的故事妈妈分享会上,阿芬还是会感恩于那段继续教育的日子。“一些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也许短期来说没用,但在以后的某段时间里却沉淀为你的财富,比如在育儿问题上,对我实施的家庭教育就很有用。”
在谈到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阿芬坦言,主要是前两个都是女儿,闽南人的观念还是想生个男孩,虽然第三胎是男孩也如愿了,但生活的担子也重了。随着孩子们日渐长大,她在操持完家务之余也是丈夫的贤内助。阿芬经常感恩于母亲时不时帮忙带孩子,这样她才可以在妈妈和职业女性之间穿梭,并且乐在其中。这也是我们这些同学佩服她的原因。
她丈夫做的是联运生意,兼顾一家农场,有时人手不够,阿芬在做完家务后,会换上职业女装到店里和农场帮忙,从物流分配到管账,从果蔬种植到配送阿芬都能独当一面。 旺季时夫妻俩常常忙得不可开交,但再怎么忙,她与丈夫必有一人腾出晚上的时间完完全全陪伴孩子们。在灯下,孩子们写完作业 ,一家人就捧着书阅读。现在她与丈夫正在备考农林大学课程,丈夫已顺利进入大二课程,阿芬笑着说自己还得加把劲。孩子们小的时候,阿芬就很重视给娃们讲故事,在故事中识字,由一个字进行扩词,从故事中识礼明理。 周末时光,他们会与孩子一起做家务,也会安排时间,带娃们去郊外走走,亲近大自然。记得十几年前,一次生意需要,他们夫妻俩到台湾出差,从台湾回石狮时,其中一个行李箱被机场人员叫去付了高额的托运费,那是阿芬与丈夫为娃们采购的满满的一箱书,当然也包括大人的读物,阿芬说只要有时间,她和丈夫也很爱看书。阿芬很注重从绘本和各种书籍中汲取营养教孩子们,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保持对外界的新鲜感和培养他们有独立见解的能力。至今家中还保留着很多箱孩子们蒙学时期的书籍和影碟。
“是呀,还有你们家老三的那一墙乐高羡煞同龄人了。”我脱口而出。阿芬说只要对孩子有用的,她都很舍得买!这让我想起她对三个孩子的日常用度从不吝啬。三个孩子不同年级不同班,每到周末,家长们常会组织小型聚会,阿芬的孩子们因为成绩优秀,成了竞相邀约的对象。阿芬总是乐呵呵地接受,并且大多能如约而至。阿芬家住华宝,在二小边上,经常人满为患。据说,阿芬很好客,一放学,娃们的同学最喜欢到她家玩和学习。因为那里有很多玩具、很多好看的书,而且阿芬每次都会做很多好吃的东西招待他们。阿芬还特别注重仪式感,对三个孩子的生日都很重视。两个女儿先后高考相差五年,高考结束那天她都买了一束鲜花,不同的是当时大女儿的学校门口只有她家给孩子送花;五年后,二女儿高考完的学校门口,送花已然成了风气。阿芬俨然成为引领这种时尚的送花妈妈。阿芬还很爱发朋友圈,用她的话来说是“雁过留痕”,里面大多是娃们什么时间参加什么活动,取得的一些成绩,晒晒更励志,表示对娃们努力学习的一种肯定。就是这样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阿芬独到的人生感悟,品味她的育儿字典,里面没有一个“累”字,读来使人耳目一新、心胸舒畅。
话说这次她的二公主(在朋友圈里她经常这样称呼)考上北大,阿芬说揭榜那天,北大和清华同时打来电话让他们选择,而且专业任意挑。一时间,夫妻俩蒙圈了,他们似乎从没这般仰望过星空,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一些该做的事,从没有想过这样的喜会从天而降,原来定位目标是人大,至于什么专业都没想过。但二公主淡定地对他们说:“不用查了,我要读法学,当然选择北大!”
当个有故事的妈妈,累并快乐着。也许有一天,孩子也能回报你整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