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第02版:夕阳红·一天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关注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

一起做个自律的健康老人

黄韵诗/图

7月25日至7月31日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主题为“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在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期间,记者采访了部分老人,听听他们讲述如何做个生活自律的健康老人。

健康的身体

得益于自律的生活

大千世界,诱惑众多。这个时候,自律的人就显得尤为可贵。家住祥芝的一位高龄老人老蔡,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早上5点起床吃早点,再坚持散步20分钟,休息半个小时后开始看报,中午休息,下午到村里遛遛弯或继续看看报……老蔡认为,现在的健康得益于年轻时自律的生活。他说:“我觉得游泳对身体很有好处,30岁到60岁期间,我几乎每天都要去游泳,这三十年的坚持,给我的身体健康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不止老蔡,90多岁的林阿婆,每天坚持5点多起床做养生操。为此,她还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套养生“秘籍”。“早上五点半到六点半是保健时间。”林阿婆告诉记者,在保健时间段里,她都要将身体从上到下疏通一遍。“先要揉一揉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天柱穴、风府穴;其次会继续按揉耳廓及耳垂,手部虎口处的合谷穴,腿部的足三里穴,脚部的太冲穴及大敦穴,所有穴位各揉2分钟左右。”林阿婆一边说,一边给记者认真做示范。

“人要健康就需要保养,保养不是一次做足就行了,而要形成习惯、长久坚持。”林阿婆提醒说,在追寻健康的路上,不能一蹴而就,贵在坚持。

除了适当运动外,老人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祥芝一位百岁老人的家属告诉记者,她家老人从不挑食,但吃饭有个习惯,中午吃得多,控制在八分饱,晚上则吃得比较少,但会喝些牛奶。正是这样健康又自律的饮食方式,才让她拥有好身体。

跳舞、玩乐器……

至少要坚持一样爱好

采访中,不少老年人向记者坦言:“人到老年至少要有一个爱好,不为别的,就为晚年过得好。”记者还发现,喜“动”的老人在兴趣上,比较偏向于跳舞、打球;喜“静”的老人,则比较偏向太极、乐器、书画等。

“跳舞属于有益健康的兴趣爱好,但不同年龄段有不同适宜学习的舞蹈。”石狮市老体协有关负责人表示,选择节奏舒缓的广场舞、秧歌和健身操,更有利于老年人以柔和的方式舒活筋骨。同时要注意不穿高跟、硬底鞋跳舞,不要饱腹起舞,跳舞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休息,不在有任何不适感时继续跳舞。

60多岁的仙姐,每周四都会前往朋友家中学弹古琴,至今已坚持两年多时间。仙姐平日里很关注中医养生。她说,每次弹琴时,琴弦就像是针灸用的银针一样在刺激指尖,而指尖的“十宣”穴位可以刺激大脑神经,对治疗中风、中暑、发热和四肢抽筋都有一定疗效。另外,也有研究发现,练习弹拨类乐器有助老人达到肢体协调,可减少生活中的摔跤风险。以手风琴为例,拉手风琴时,左右手交替轻、重、缓、急,恰到好处。

自律性强的人

拥有更多健康优势

明知要早睡,却忍不住熬夜;明知吸烟、酗酒有害健康,却挡不住烟酒的诱惑;明知健身有益,却一步都懒得走……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缺少健康常识,更多的是缺自律精神。

“有研究表明,自律性强的老人,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低,腰围更小,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低。”健康管理师小戴告诉记者,现在人的生活条件明显优于过去,但疾病却增加,除了饮食改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人一切以方便快捷为重,很多规矩都被简化了。像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都属于“生活方式病”,都是因为缺少规范的行为所致,比如暴饮暴食,“管不住嘴,迈不动腿”。

还有专家研究发现,人体健康有五大决定因素: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占60%几乎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那些拥有自律能力的老人,不仅会坚持锻炼、控制饮食,还会注重日常仪表,比如保养皮肤,注重养生等。

(记者 刘晓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