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下一篇

朝阳楼,一段荣归故里的故事

石狮,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侨之乡,“番仔楼”几乎遍布石狮每一个街道、村庄。赤湖村,位于石狮祥芝镇,小小的村落里坐落着不少具有浓浓南洋风的“番仔楼”,它们和富有闽南特色的古大厝交织成赤湖村里的一道风景,记录了闽南地区建筑风格的演变。位于赤湖村西边的赤土埔上的朝阳楼便是其中的一幢“番仔楼”,几十年来,它静静地展示该建筑主人及后代的美丽乡愁。

因为久未有人住,笔者在进入朝阳楼主屋之后看到,地上及桌上有明显的落灰。“这房子是我爷爷蔡德宗1966年回乡建设的,我和我的几个兄弟姐妹在这里度过了很快乐的童年时光。但是后来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外出发展了,鲜少回来,老宅就渐渐荒废了,以至于现在屋内一些木门、扶梯都有白蚁的踪迹。”蔡德宗的孙女蔡荣迁介绍说,因为几个兄弟姐妹的家庭、事业都不在石狮,所以最早是将房子交给一个亲戚代为管理,但是现在这位亲戚年纪大了,就搬出去和孩子住,房子日渐荒芜。

笔者在屋内来回观察了几圈发现,原来这栋楼是在闽南五开间四榉头古大厝的形式上作个变换,将四榉头这部分增加了楼层,使之成为中西融合的洋楼。特别是它的下层全部采用白色花岗岩,二楼用红砖砌就,既有南洋样式,又不失典型的白石红砖闽南建筑风格,美观大方。再把上下两层原长方形门廊改为六边形,不仅更加宽敞,而且尽显别致格调。

除了屋子建造有独到之处,建筑的石柱上镌刻的对联也藏有深意。“艰辛异域留鸿迹,勤朴梓桑辟燕居。”这是进入朝阳楼后,最先出现在视野中的对联,大概的意思是说楼主蔡德宗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最终在故乡建成新居。那个年代的华侨,把积累的财富和满腔桑梓情都融入一砖一石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漂洋过海谋生并非易事,多数闽南人初到南洋,会跟随堂亲或乡人一起“探呷”(意为:打拼赚钱),凭借爱拼敢赢的精神,终于赚得了第一桶金。古语说“富者润屋”,闽南人尤其将“起厝建业”当成事业成功的一种标志。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后,大多数闽南人都会回乡“起大厝”,蔡德宗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自然也不例外。

过了天井,大厅两旁的另一副对联则是“乔梓客居商经菲岛,芝兰并茂业建湖山 ”,这副对联笔者将它视为是对第一副对联的进一步解释:屋主父子旅居菲律宾,并在那里经商。第三副对联位于二楼大门之上,“ 精神长在健康上,事业成于艰苦中。”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蔡德宗为人处世的豁达胸怀,而且也将他对子孙后辈的殷切期望明明白白地刻在了石柱之上。

都说合群团结、豪侠仗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是闽商的性格,他们重情尚义、眷恋故园,闽商拥有达则兼济天下、归则反哺桑梓的情怀,蔡德宗也是如此。

据蔡荣迁介绍,蔡德宗在青年时期前往菲律宾谋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经营铁器厂后,生意日渐兴旺。发家之后的他,为支持家乡的农业生产,他捐资开挖大井,用于蓄水以利灌溉,获得乡人的赞赏。同时,他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出钱出力,是20世纪50年代创建紫湖新群小学及资助经费的八位先驱者之一。他曾任菲律宾紫湖同乡会第十二届理事长,获得紫湖海外乡亲的尊敬和爱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孙子蔡沧江担任过菲律宾紫湖同乡会第三十一、三十二届理事长,另一个孙子蔡荣显是菲律宾紫湖同乡会第四十三、四十四届理事长,还有一个孙子蔡荣哲也任该会第四十九、五十届副理事。如今,蔡德宗家族薪火相传,后代子孙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拼搏。朝阳楼的存在,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乡愁,更是指引他们向阳而生,传递正能量的一种精神力量。

(陈嫣兰 文/图)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