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非常奇特的书,约成书于春秋末年到汉代初年这一时期。这部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奇书”,最早被人们当作记录中国上古时期山川、河流和物产的地理志,书中所展现的世界是如此奇幻,到处是奇异的植物和动物。
作为流传久远的“中国上古社会百科全书”,《山海经》可谓研究中国上古社会的珍贵史料,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交通、历史、物产、医药等方方面面,保存了不少远古的地理知识。
《山海经》同时也是保存中国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古书,是领略古代神话传奇魅力的绝佳读物。大家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故事,在书中都有记载。
自问世以来,《山海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鲁迅先生少年时期便从叔伯那里听说《山海经》里有许多奇珍异兽,从此,《山海经》就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博物学”的种子。《山海经》文学养分的滋养,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成书年代久远,《山海经》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一直存在阅读、理解上的难度。为了让更多读者特别是小读者能够轻松读懂《山海经》,日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科普读物——《山海经里的神奇动物》。
喜欢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山海经里的神奇动物》从《山海经》里挑选出了170种神奇动物,构建起一座由《山海经》里的动物组成的“山海经奇幻动物园”,让小读者们像逛动物园一样了解《山海经》里的神奇世界,在游览的同时,了解、掌握生动有趣的博物学知识。
为了贴近现实中的动物园,《山海经里的神奇动物》以现代动物学理论和中国古代五虫纲理论,将《山海经》里的动物细分为“毛、鳞、昆、羽、禺、蠃”6大类,从而模拟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将“山海经奇幻动物园”分为“毛门馆”“鳞门馆”“昆门馆”“羽门馆”“禺门馆”和“蠃门馆”等6个馆。
《山海经里的神奇动物》将《山海经》原文和译文对照排列,配合趣味动物故事和精美手绘,生僻字注音,帮助小读者进行“无障碍阅读”。孩子们在游览“山海经奇幻动物园”过程中可能提出的相关问题,则由导游老师进行讲解,生动自然,活泼有趣。
增强文化自信,从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开始。孩子们通过阅读《山海经》,不仅可以了解《山海经》里记录的神奇动物,还能以童心童趣与上古人类进行心灵交流。同时,通过阅读经典,也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国的经史子集不仅有着严肃的创作态度,还有着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
(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