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书是陪伴成长的好友,更是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忆,《丁丁历险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丁丁历险记》风靡全球,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其作者埃尔热也被誉为“丁丁之父”。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让全世界丁丁迷为之疯狂的漫画家,其实也是一个狂热的航空迷,而他笔下的《丁丁历险记》,其实也是一部“微缩航空史”。
早在1924年,17岁的埃尔热就开始在书和作业本的边边角角上涂鸦,这些涂鸦中就有飞机在内的各种交通工具的草绘图。1929年,埃尔热笔下出现了第一架飞机。随着丁丁的足迹遍布全世界,飞机也成为丁丁冒险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埃尔热对飞机的喜爱使他不满足于仅仅让飞机作为简单的交通工具出现,而是让它们成为故事中的主角。他也不满足于只让人物乘坐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去往世界各地,于是在《奔向月球》中,埃尔热借笔下的人物“发明”了一枚由核能推动的奔月火箭,将丁丁和朋友们送上了月球。
埃尔热笔下的数十架飞行器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其真实的原型。我们甚至可以观察到漫画中飞机上座位、机舱、舷窗、起落架等处的细节,而这对埃尔热和他的同事来说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当时所有的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
正因为埃尔热这种追求完美的严谨态度,我们才可以把《丁丁历险记》看作一部微缩的航空发展史,一本航空器集锦。他总是能用他那神奇的画笔抓住各个型号飞机的突出特征,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入故事和画面。
不管是简单几笔带过,还是浓墨重彩地反复出现,埃尔热笔下的飞机都逃不过专业人士的眼睛。空客A380设计师、航空工程师塞恩斯是一名丁丁迷,《丁丁历险记》中频繁出现的飞机引起了他的注意。
塞恩斯一一梳理出带给埃尔热灵感的各式各样的飞机,分析漫画和原型的微妙差别,并给这些飞机注上详尽的技术参数,附上简要介绍,写成了《丁丁与飞机》一书。
书中附有大量插图、珍贵历史照片和作者手稿。在塞恩斯的带领下,读者可以一览20世纪航空工业史与人类探索天空的历程。
(水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