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网事·菁菁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警惕不规范网络用语

伴随着互联网愈发普及,层出不穷的网络用语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一些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大量的缩写、谐音或中英夹杂词高频出现,有的是网友图方便省事而使用,也有人使用缩写、同音替换是为了规避平台的审核规则。不可否认,一些在内容上有创新的网络用语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互动搭建了便捷沟通的桥梁,但网络语言的不当使用和不规范现象,也会危害网络语言生态的健康。

近日,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发布《近期互联网语言文字规范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主要调查了近三年国内几大主要网络平台上出现的语料总计约500万字、500幅图片和500个视频。据《报告》对网民年龄结构的统计,40岁以下网民占了55.2%。可以想象,占比超过一半的年轻更有活力的网民在网络上冲浪时,各种带有新鲜感的表达形式通过他们的大脑构思、巧手敲打,纷纷呈现于网络交流中,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作语言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

《报告》指出,网民的表达习惯和倾向也会让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体现出多样性特征。网络时代提供的网络生态环境和交流的虚拟性让每个个体,都可以站在网络这个舞台上做有准备或无准备的发言,从而成为言者、作者,或直接成为虚拟世界中的一个角色,甚至成为公众人物。但正如日常表达的水平与言说者的素养有很大程度的联系一样,网络语言中的规范程度与形式选择,与网民的各种素养尤其是语言素养,也必然有一定的关系。调查发现,在舆论言论上,有一定篇幅、结构完整的新闻报道、博文、微信公众号时文、评论等,普通违规现象少见,而社会性规避等特殊违规更为常见。对比之下,即时跟帖、争论性留言等交流中容易出现一些普通违规、詈词脏话等不规范现象,甚至在个别时评等文章中也可以看到情绪激烈、詈词不断的情况。这也可能与表达匆忙、容易情绪化等因素有关。

互联网时代,年轻的网民们追求个性、多元的表达是正常现象,但是个性、多元表达不能脱轨、失范。有关部门和相关平台以及网民都要承担好自身的责任,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语言生态。

(王国良)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