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家中搜出了一包缠花,据说,它是办婚宴时,婆婆们别在髻上的那朵幸福花,它也是爱侣们走向暖色风光的象征。
“缠花”在闽南一带也被称为吉花,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技艺,利用卡纸、细铁线、红头绳,通过缠、绕、捏等技法制作成仿真花。闽南妇女自古以来有插花的习惯,但鲜花容易凋谢,不知何时开始使用这种仿真花。细致典雅的缠花,成了闽南妇女的日常头饰及祭祀的必备用品,因寓意富贵吉祥,故而又俗称为“吉花”“春仔花”。
笔者翻阅很多书籍,并无太多关于缠花由来的记载,只知道它存在已久。若是按照习俗用途,它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用于新婚之际:在闽南传统的习俗中,新娘子在结婚当天回礼给婆婆一朵缠花,这被叫作“婆婆花”。“送缠花是闽南婚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寓意着吉祥、平安。”
家中长者向笔者介绍,另一种作为祝愿使用的是“寿花”,还有一种则是在丧事中用的“答礼花”。然而关于这些花的佩戴,也是非常讲究方式的。“婆婆花”的佩戴要先将花朵别入开口锻花内,然后再别进发髻。锻花代表入门新娘,开口锻花则是婆婆,这样做的寓意是婆媳和气,生活其乐融融。
笔者查阅资料得知,这种婚丧佩戴缠花的习惯,随着大批闽南人出洋侨居,也将吉花及其习俗带到了当地。每逢过节或办红白喜事时,人们头上都要插上各类的吉花。一水之隔的台湾亦是如此,在《台北市志》中就有文字记载:“女人素重身饰,盖欲以珠光宝气眩其华贵也。种类其多,述之其下”“发簪:有使用造花者,亦有使用生花者。造花系用红绸或绣线织制,称春仔花、绣线花、绸春花等”。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