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吴翔
黄杨木雕是驰名中外的浙江三雕(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之一。温州地区是全国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区,这与近现代著名黄杨木雕刻家朱子常的贡献密不可分。朱子常(1876—1934),名正伦(又作阿伦),字子常,浙江永嘉(今温州)人。因其技艺高超,不同凡响,时人称他为“伦仙”。
朱子常出生于温州城西街一个清贫的画匠家庭里,五岁丧父,因家境清寒,寄养于外祖父家。在外祖父家的影响下,对造型艺术发生了兴趣。九岁开始,他先后师从大舅父陈汝斌学习塑佛像,并向他的姑丈潘雨庭学习泥塑、雕花技术和髹漆画以及龙灯木雕和木偶头面雕刻。潘雨庭是当时浙南地区较有名望的塑佛艺人,小名阿陆,人们称他为“陆仙”;其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善绘、会雕花(浮雕),且爱好古典音昆曲,尤擅长塑佛艺术,造诣较深勤奋好学,独具灵气。兼收舅父的古意工整和师傅的豪放有力,使朱子常在浙南广大地区的众多寺庙里创作了不少有艺术价值的泥塑佛像作品。
朱子常擅长创作佛像、童子、历史人物等题材的木雕作品,且作品形态逼真、巧夺天工。传统雕刻,以人物最难,要创作出一件好的圆雕人物作品,又可以不同视角赏心悦目地品读,确实需要很深的功力和严谨的治艺态度。作为一位很有风骨的黄杨木雕大师,朱子常就是用十余年工夫,不断对“刀功”进行琢磨,令他的塑、画、刀、艺步入炉火纯青的境界。23岁左右,他开始涉足龙灯木雕和木偶头面雕刻。后来经友人启发,他尝试性地创作了富有艺术价值的黄杨木雕圆雕人物,并对人物的神态刻画极为成功。
温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朱子常黄杨木雕“捉迷藏”(图1),通高25厘米。其以樟木雕刻的园林为座。园林以假山为主,六角亭雄踞山巅,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布置四周,右侧一鬆皮石挺立一方。而黄杨木雕的七个小孩,正在嬉玩捉迷藏。其中空地上有一孩蒙目伸臂,欲捕捉他孩,一孩隐匿于石旁,近处有一孩忍息躲避,亭中有一孩跪栏观望,其余三孩作随机应付。雕像与座用铁质铆钉连接固定,形象逼真,形态各异,是朱子常不可多得的代表之作。
黄杨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极为雅致。特别是呈蛋黄色的,经精雕细刻磨光后能同象牙雕刻媲美,年代久远者,颜色由浅而变深,更见古朴。民国以前的黄杨木圆雕小件色泽文雅、工艺精致,宜于把玩和陈设,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其中朱子常的作品更为时人称道珍贵。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朱子常黄杨木雕“六子戏弥勒”(图2),通长27.5、宽17厘米,人物高11、座高6.5厘米。其由六个不同形态、活泼可爱的顽童,围绕着大肚的弥勒,或鼓腮撅臀朝佛耳吹喇叭,或匍匐在佛肩凑近佛身说悄悄话、或将佛鞋当坐椅;或开心得倒地仰天大笑……弥勒佛则在正中位置侧面而坐,笑容可掬,逍遥自得,俨然一幅世俗的老少同乐图。居中的弥勒佛身材魁伟,远远比孩子们宽阔高大,以形体语言充分显示了佛的襟度豁达的风范。整个作品布局合理、匠心独运,是朱子常黄杨木雕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清宣统二年(1910),现藏于温州博物馆的朱子常黄杨木雕“济癫和尚”(图3),由温州商会推荐参加南京举办的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就荣获了仅次于超等奖的优等奖。1915年,他的作品《捉迷藏》又在美国首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二等奖,自此他扬名国内外。得此殊荣的“伦仙”常披红绸周游温州四门,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红人”艺术家。
从朱子常的作品的风格和题材来看,其受清末文人的影响较深,特别是受任伯年的影响。温州博物馆的这件清朱子常黄杨木雕“苏武牧羊”(图4),即可见其题材及构图与任伯年的画如出一辙。木雕上的苏武头披角巾,身着宽袖深衣,双眉紧蹙,额顶隐现皱纹,长髯垂胸,面容瘦削,神态肃穆。其手持汉节,迎风伫立。三只绵羊紧依主人,驯善柔和,反衬苏武之威武不屈。朱子常在1924年曾赴上海,由美术界朋友介绍在上海美专任教一个学期,1927年秋返里,专心从事黄杨木雕艺术。任伯年是当时活跃在上海的浙派代表人物,擅长人物、花鸟和山水,尤其精于传神写照,是一个全能画家。人物方面,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反映民间生活,表现历史故事和神话人物。任伯年的造型是在立足中国传统的同时接受西文的影响,这种以中国传统造型观念为依托,自然融入西方观察方法的写生能力在绘画史上是非常难得的。而朱子常吸取任伯年绘画艺术的精华,也透彻研究了人体的结构,又结合自身的民间雕塑技艺,融会贯通,独创了一种清新流畅、淳朴圆润的独特风格。
朱子常继承传统雕塑技艺,结合黄杨木特点,运用独特的手法,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大大促进了黄杨木雕的发展。虽然技艺风靡一时,但他“性绝乖僻,而家贫甚,人苟以金要之,辄拂袖去,故所刻物,不甚易求”。如此性格,难免得罪当时的权势者,使得他曾两度被投入监狱,遭受迫害和折磨而郁郁去世,终年不足六十岁。且朱子常作品存世较少,仅浙江省博物馆、温州博物馆藏有其作品20多件;民间除个别收藏家藏有部分外,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