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石狮海丝宴 正在触碰福建“美食天花板”

实体菜谱入国博,举行盛大推介会,领央媒、地媒环视雅俗美食——石狮不凡,要正式把他们精心复原的“宋元海丝宴”登上大雅之堂,推向世界饭桌。

我秉承“石狮现走”的传统,一口答应石狮朋友的盛邀,要去与他们共襄盛举,却因有急事,旋即改口。改了口,自然也断了口福,只能留在深圳垂涎了。

石狮是海丝起点泉州之起点,本来是个侨乡小镇,因为小商品市场、民营经济发达,闻名全国,后来升格为市。石狮美食被公认为泉州美食的天花板。只要你有点耐心、多点打探,你都能在这里找到一步到“胃”的美食——蚵仔煎、马鲛羹、花生汤、咸饭、牛肉羹……

民间热闹,政府不甘寂寞。文旅有心人,发现一本叫做《山家清供》的烹饪宝典原来出自石狮的古代乡贤。《山家清供》是指山野人家的清雅吃食,也就是说美味都在最寻常不过的食材里。此古籍的作者叫林洪,是现在石狮市蚶江镇古山村人。

石狮一举决定把复原宝典经典宋元美味当成文旅振兴的冲锋号,于是号召各餐饮机构能工巧匠参与比拼,最终达成所愿——精心复原了数道遵循宝典食材及烹技的“宋元海丝大餐”,既上自己的大雅之堂,又推向国内、国际饭桌。

我是有石狮情结的,我在石狮日报社工作期间,报社给了我很大的发挥空间,让我主编了一份呼应厦门足球的《体育前线》。我的一个同事,本来是厨师,他舞勺也舞文,最终茁壮成长为报社的副总编。虽为典型,足见石狮厨艺人的文化厚度。我很怀念跟他一起跑独家的岁月,也怀念在石狮骑着小嘉陵,冒着凄风冷雨,沿着石狮石板街觅食暖身的一幕幕。这位华丽转身的傅姓老同事,还欠我一份由他亲自烹制的蚵仔煎。每次通话时,我总会提醒他勿忘,但始终没有提及还煎计划。准备让它利滚利,到下一辈才索讨。

即使来了深圳,一返老家,我没有把石狮当异乡。到泉州必去石狮趴趴走,把石板街走透透,先去阿明摊吃个蚵仔煎,顺便到八卦街;再跟老友志宏去永宁城隍庙点炷香,顺便问个卦。当然,更多时候,我是用垂涎三尺的姿态在这个特别的圳地表达思乡的。这次石狮好朋友一士邀请我去海丝宴共襄盛举,我主动请功:凭我在你们的“美味大食馆”吃了不下三十次且影响了一批人,也够资格去凑热闹。我乐此不疲去吃家乡菜,总觉得它带来乡情、带来时光的回味。

福建菜在整个吃货中国,虽被视为“小菜”,但我窥视到了石狮这次的志在高远与“狮口大开”,他们不仅仅搞一个发布会,实际上是打了一套组合拳。你看,他们把海丝宴的定格作品呈上了国家的殿堂,还进行文旅的多项推介。我把这些动作,看做是石狮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里程碑。

石狮人历来有走出去的底气和气魄,石狮美食更该插上一对天空任飞的翅膀——不仅仅飞向深圳的万象城、北角的春秧街,还在首尔的明洞、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更在伦敦的唐人街……

泉州的宋元文化复兴战略,也因为石狮的这次大动作,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向石狮有关方面、有关朋友说声对不住的同时,我只能在石狮美味驻深圳的“大食馆”遥相呼应、共襄盛举了。喝口花生汤、咬口松茸包,打出的嗝也算是一份甜甜的祝词吧。

(卓越兄/文 傅文忠/图)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