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9版:全国两会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赋予香港北部都会区更高战略定位

李圣泼(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圣泼认为,赋予香港北部都会区更高战略定位,将使香港全面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圣泼认为,通过北部都会区释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活力,已经快速形成新赛道、新技术、新兴产业汇聚发展的环境,这就要求北部都会区的建设要能够快速构建吸引投资、吸引人才、吸引新技术的软环境,以突破创新的思维塑造北部都会区新动能新优势。

李圣泼认为,可以将香港北部都会区改名为“港深都会区”,必要时可将深圳前海、河套纳入都会区组建共同发展体,构建跨境的综合都会区,实施统筹规划一体发展。这既能快速让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功能加速兑现,形成对海内外企业及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能盘活深港甚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写字楼、产业空间等资源,进一步协助跨境企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港深都会区共同发展体,起到引领湾区甚至推动国家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作用。

李圣泼表示,北部都会区的定位要更有前瞻性、更有战略性、更有全局性。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要以“一国两制”为基础,全面释放全球独一无二的“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优势和活力,北部都会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全域发力的基础上找突破,加速促进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经济特区的优势叠加,科学统筹调配两地的优势资源,打造北部都会区“特区中的特区”。通过打破地域限制、规则限制、创新突破管治模式等方式,加速“特中之特”极具竞争力的软环境搭建,快速形成北部都会区对全球资金、技术、人才的虹吸效应。要通过北部都会区新引擎的加速构建,全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抓牢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的新机遇,为湾区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发挥积极作用。

北部都会区要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全面释放规则活力,着眼全球,高质量构建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人才、投融资等为一体的极具全球竞争力的软环境。在北部都会区注册的企业,不论是内地、香港以至海外的企业和高端人才,都能够“一地注册、两地经营”,同时享有作为内地和香港企业的优惠,只要注册及基地留在北部都会区,满足一定条件仍可以享有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记者 李琳毅)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