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不要慌,我们马上来!”近日,蚶江派出所社区民警林小明接到帮扶对象蔡阿婆的电话。电话那头,蔡阿婆声音微弱,口齿不清,断断续续地告诉民警自己很不舒服……(详见3月9日《石狮日报》三版)
今年83岁的蔡阿婆是蚶江派出所的帮扶对象,家住溪前村,没有结婚的她,至今仍是一个人生活。笔者注意到,自2009年开始,责任区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蚶江派出所关心帮助辖区独居困难老人蔡阿婆的传统一直传承着,至今已有14年。逢年过节,或者平时下社区走访,民警总要来看看蔡阿婆。
对困难群众的帮扶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和政策温度。蚶江派出所对蔡阿婆的“个性化帮扶”,可以说是对政府工作的细化和完善,通过结对帮、精准帮、及时帮,使帮扶工作走得深、走得实、走得长久,走到困难群众的心坎里。
笔者注意到,年终岁末或者一些节日,社会各界都会开展各式各样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其中,不少组织、团队会选择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开展慰问,但需要注意的是,类似活动兼顾实现“一次性救助”与“持续性帮扶”,既要着眼于解决困难群众当前困难,也要立足长远帮助他们摆脱长期困境。其实,在关爱帮扶困难群众的过程中,与其追求“量”,不妨追求“质”,通过明确对接一位或少数对象,将一次性救助延伸为持续性帮扶,实现因人因时因事精准救助。既要关心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也要注重扶志,引导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群众自力更生,推动就业或自主创业。
(黄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