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光霞
时下流行说:“生女孩是‘招商银行’,生男孩是‘建设银行’。”而妈妈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就统称我们三姐弟为她的“汇丰银行”,调侃说她为这个家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她的“储蓄”。
是的,其实每一个子女都是妈妈的“银行”,寒往暑来,她勤奋的劳作和所有付出,她寄托在我们身上的希望,都是她日积月累在我们身上积累的“存款”,用来培育我们健康成长。
每次看到临睡前的妈妈在不停揉膝盖的动作,我就会充满愧疚地想起年少时曾经对妈妈说过的“豪言壮语”……
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笑着对正在做作业的我说:“如果你读书有出息,去城里住了,那时候妈妈随你也到城里帮你带娃,不用再日晒雨淋地种田,好吗?”我一脸坚定地说:“妈妈,到那时候,我不用您操心带娃,我请保姆来带娃,您坐着享福,我给您一本存折,您每个月就像退休工人一样去银行取钱。”听到这话,妈妈笑得合不拢嘴,此后会时不时地对弟弟妹妹说起我的这番话。
成家后的我,是到城里住了,离开了再也回去不了的农村,几个孩子都是妈妈帮忙带大的,习惯勤俭的妈妈舍不得我花钱请保姆,她常常乐呵呵地说:“在这不愁吃穿的年代,带个娃能有多辛苦呢?不用像以前种田种地日晒雨淋的,这就是享受退休生活了。”跟我到城里生活的妈妈没有坐着享福,她每天操持着我们一家的吃喝拉撒和家务活,还要心疼我们下班回家疲惫的样子,变着花样去做好每一餐。妈妈年纪大了,却依然孜孜不倦地往她的“存折”里存钱。
妈妈饱尝生活的艰辛。妈妈是外婆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四个姐姐,那时候外公长期在外谋生,如候鸟一样三年回两次家,外婆独自一人带着一群儿女,是怎样的艰辛不言而喻。因为外婆拿不出钱交学费,自幼聪颖的妈妈不得不在小学毕业后就开始挣工分了。小小的年纪,便开始了人生的第一笔“储蓄”——为家庭付出。
妈妈的个子属于娇小型,但小小的身躯里却隐藏着超人般的能量,我懂事起就从没看到过妈妈有坐下来休闲的一刻。每天凌晨四点妈妈就起床,酣睡中的我们浑然不知,笼子里的公鸡都是被她的洗漱声惊醒,慌忙地叫响第一声。妈妈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我们一家六口一天的生活用水,都要从村中的老井里挑回来。虽然路途有点远,但这个时间水井打水不用排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挑完水还有各种家务,喂鸡喂猪、做饭,早餐后再赶早开工,去田里忙活。
把两个大水缸灌满需要12担水,妈妈要走12个来回。30斤一个的大水桶,装满两桶水能把坚硬的扁担坠得两头向下弯,压在妈妈瘦小的肩膀上一颤一颤上下晃动。那时候,妈妈每一件衣服的肩膀不是磨得发白就是补上厚厚的补丁,一层又一层。田间的劳作也常常需要重担,妈妈的肩膀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撑出了我们成长的一片绿阴。
岁月把妈妈压弯了腰,手掌里结出了厚硬的茧,鱼尾纹不知在何时也悄悄爬上了妈妈的眼角……我知道,那都是妈妈的“积蓄”,妈妈的汗水灌溉着我们幸福健康长大。
我悄悄地帮妈妈办了本存折,是时候让妈妈把“存款”取出来了,虽然每个月的金额有限,但也是我力所能及的回报。空闲的时候陪妈妈聊天、回乡下走走。我的“存款”也在一点一点地积累,希望妈妈花之不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