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下一篇

泉州的狮文化

泉州的狮文化历史悠久,大多数与闽派建筑的建筑构件息息相关。比如大宅门口威武的石狮子,厅堂梁架上的木雕狮、屋顶上的脊兽狮、屋檐上的滴水兽等,都能发现石狮子们躬身守候的身影。它是闽南民俗文化里的瑞兽,融入闽南人的生活中,寓意吉祥、繁荣和生生不息。

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收藏着超过10万件从晋唐到近现代遗存的泉州传统建筑史料和实物,其中就包括200多只具有闽南特色的石雕狮子。该馆珍藏着泉州现存最早的石狮子,它曾守护在五代王审知女儿、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夫人王氏墓(“皇姑墓”)前,虽经岁月磨砺、风雨侵蚀,却依旧凝重雄伟,气度不凡。本期《闽南文化》走进南建筑博物馆,深度了解闽南地区狮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文博馆员黄必应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泉州的狮文化,他查阅了《后汉书·章帝纪》等史料,上面记载狮子早在东汉初年就已经从西域传入中国,因为体态高大威猛、神态飘逸,主要被安置在帝王陵墓前,用以护墓。到了魏晋时期,石狮子出现在寺庙大门,作为镇兽之用。后来石狮子逐渐成为瑞兽,广泛应用于民间的柱础、栏杆、桥梁、门枕石、屋顶等建筑装饰中。随着文化的传播,石狮子的雕刻艺术也逐渐传播到闽南,因此闽南的石狮子师承中原,却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繁衍出闽南自己的石狮子区域文化。

据介绍,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收藏的石狮子有蹲狮、坐狮、卧狮,千姿百态,形象不一。有的前肢双举,有的单抬一足,有的蹲踞,有的腾跃。神态更有憨态、精明、凶悍、慈爱、茫然、无厘头、喜庆……不论哪一尊狮子,古代匠人的雕刻艺术都具有南派石狮典型的艺术特征。狮子身肢柔润灵秀,形态含蓄多情,一般头部硕大、腿细短,脑凸鼻凹,耳部多呈卷叶形,类似犬耳,口部张开,裸露尖牙利齿。明代以后,石狮子大多手舞彩带,身躯扭动,更富有变化。雄狮或抱或脚踩绣球,雌狮旁立幼狮;身躯浑圆厚实,一般披有分组状长毛,尾如扇背卷;体态结构变化多端,鬃毛呈卷披状,特别是颌下鬃毛更具装饰性,加上彩带绣球形式多样,有装饰华丽典雅的美感,整体给人以亲切而含情的视觉冲击力。

目前,南建筑博物馆的藏品石狮子,主要有门狮,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风狮爷”和望柱狮三大类型。这也是泉州最典型的石狮子雕刻种类。门狮一般安置在寺庙、宗祠的门口两侧,对称摆放,左边安放的是“狮子滚绣球”,右侧是“太狮少狮”。“狮子滚绣球”都为雄狮,前爪下有一个圆形绣球,头部看向左侧。“太狮少狮”是雌狮,前爪下雕有幼狮,头部看向右侧。门狮的头部左右相互呼应,互相对望,看向大门的中轴线。门狮的雕刻工艺大多乖巧憨厚,耳部耷拉着,鼻部大,嘴部张开弧度大,颈部的鬃毛卷曲顺滑。采用蹲立式,扭头捏腰,顾盼多姿,具有很强的动态感。这与北方门狮多蹲坐而立,头部或眼神正视前方,显得端庄稳重,有很大的区别。

从古至今,在闽南很多民宅的门口、屋顶、村落的高台等处都可以看到单只蹲立的风狮爷。泉州的考古研究人员经过常年的走访调查发现,闽南地区处于台湾海峡西岸,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常年多风沙。狮子是百兽之王,形态威严肃穆,在古代,狮子就是民间的瑞兽,寄托了民众祈福风和日丽的美好愿望。风狮爷雕刻的精华在头部,尤其脸部,共同特征是圆眼凸出,鼾头宽阔,大嘴龇咧,甚至与头等宽,露出尖牙利齿,有的嘴角夸大成二凹洞,显得威严肃立。有蹲踞式和直立两大类,一般蹲踞式工艺的年代更早,后期基本以直立为主。

中国古代大型建筑物以及桥梁的望柱头部,建筑师都喜欢装饰雕饰着狮、龙、凤、猴等动物形象的建筑构件。如果是安装上狮子形象的望柱,就是望柱狮。闽南匠人雕刻的望柱狮神情活跃,有的幼狮攀附在雌狮上,有的蜷伏在母狮的脚下,神态活泼可掬,雄狮则胸肌饱满,肱股筋肉突起,后肢盘曲,张口怒目,神态各异。

在古代的闽南,石狮子的雕刻艺术深受闽南地区区域文化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民间信仰的开放性与杂糅多元性,闽南地区的石狮形式更加多元化,突破传统雕刻技艺,千姿百态,形态万千。石狮子也体现在闽南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上,比如住宅前的门狮,左侧雄狮“狮子滚绣球”,右侧雌狮“太狮少狮”,两只狮子互相对望,象征着古时闽南人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寓意家庭和谐统一。

在闽南,石狮子头上的螺髻数量也是身份的象征,在历史发展演变中被赋予了等级性。在古代,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员府邸,门口才可以摆放门狮,一品官员的府邸门前的守门狮,可以刻十三个螺髻,亦称“十三太保”。官员品级每下降一等,门狮头上的螺髻就要减少一个,这是古代府邸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洪亚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