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4版:民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用心用情用力 办好民生实事

时评

2023年,借助创城奖补,灵秀镇塔前村信泰小区、塔前汽车站宿舍小区这两个老旧住宅区,人居环境整洁有序了。少了空中网线的乱拉乱挂,也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重新埋设管道,告别污水外溢的烦恼;统一规划充电桩和停车位,电动车得以更安全有序充电……

这样的小动作,相比许多市政大工程来说,或许不值一提;这样的改变,对多数外人而言,或许无足轻重。然而,对身居其间的住户来说,这些看似细碎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为民之举。也难怪小区的群众会说,“获得感真真切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老百姓来说,幸福感不一定非要有“高大上”的大动作,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和“关键小事”,就是莫大的民生。尤其是在基层,群众关注的、操心的、烦恼的,可能就是一些不起眼的繁杂琐事,问题虽然不大,却直接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不妨从办好民生“小事”、实事开始。

不以事小而不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提升民生的质感、增进百姓的福祉,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细处落笔。群众的疑难有哪些、发展的短板是什么,施政的方向就往哪里走。很多事情看起来并不那么光鲜、惹眼,但恰恰是群众迫切希望得到改变的。这就要求基层在做好群众工作时,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以一件件“小事”的解决筑起更有温度的大民生。

不以事杂而盲为。群众的诉求是多元的,民生疑难必然也随着社会发展而层出不穷。面对繁琐的问题,需要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全面梳理,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尤其要注重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刀刃”上,把老百姓真正期盼的、地方有能力做好的事情做深做实,确保做一件成一件,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去。

不以事难而惧为。很多民生疑难是历史遗留、沉积多年的顽疾痼疾,很难在短期内有效化解,起到立竿见影之效。但这不能成为为政者躲避、无视、放任的理由。愈是艰难愈显担当,这需要基层直面难题、保持恒心、绵绵用力,实打实地去求解,确保民生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让为民排忧解难更有“成色”。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民服务,关键在于站稳人民立场、永葆为民情怀,用情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如此,才能拉近干群关系、获得群众肯定,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康清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