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拆迁安置混合型小区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凤里街道党工委坚持“小区和谐”带动“社区和谐”理念,用好党组织有形之手,着力打造党建“邻里微家”成为服务联系群众的主阵地、主平台,实现社区与单位亲邻共建、社区与小区亲邻互动、党员和居民亲邻守望、居民与居民亲邻相助的目标。
深化“一核统领”
凤里街道推动社区党组织向小区、网格、楼道延伸,健全完善“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四级动力主轴;以片区、小区、楼栋为单位,将凤凰城小区及其周边片区优化调整为11个网格,配备凤凰城小区党员楼长14名,同步实现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全覆盖,推动党组织有机嵌入治理经脉,成为居民群众“家门口”的主心骨。
同时,升格社区党支部为党委,同步调整辖区内教育培训机构等“两新”单位党组织为社区下辖党支部,以适应城市开放融合的发展特征。推动社区党委与辖区单位、行业系统党组织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打造“红心服务联盟”,积极扩大社区的“红色朋友圈”。整合辖区内党建联络员、企业服务员、市场监管员、治安管理员、消防安全员、秩序维护员等“六大员”和职能部门教育、文体、健康、治理、帮扶、应急等特色服务力量,以社区、网格为主体,加强下沉社区服务力量、内容和项目统筹,确保社区有资源、有能力为居民服务。
打造“活力阵地”
该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街道采取“党委统筹定规范、群众搭台出场地、能人指导抓运转”方式,由社区党委发起倡议,各楼栋自行发起募捐资金,根据凤凰城小区建筑结构特点,统一在各楼栋4楼架空层物业用房处进行阵地建设,首期在凤凰城9B、10A、10B、11A分别设立4处嵌入式“邻里微家”。在阵地功能设置上,按照“6+X”的模式对楼栋阵地资源进行统筹,推进党群服务、公共服务、便利服务、邻里服务有机融合。
广泛发动业主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志趣相投、身怀专长的群众,组织成立“公益微家长”“睦邻微家长”“银发微家长”“棋艺微家长”等4类“微家长”,同步印制“微家长服务卡”,将“微家长”照片、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专业特长、服务项目等告知居民。“微家长”自觉参与“邻里纠纷劝一劝,小区治安看一看,不良行为批一批,垃圾分类带一带,群众有难帮一帮”等“五个一”志愿服务和自治管理活动,以“小众”奉献服务带动“大众”互帮互助。
“零里”激活“邻里”
楼栋居民将闲置、搁置楼道等家具再利用,捐赠“邻里微家”,以家居的方式,设置日间照料、厨房、茶座等功能,让百姓乐意来、经常来。今年来,几处楼栋“邻里微家”已获得各方捐款捐物50余万元,有效填补了社区的支出。
一批热心“老街坊”自发成立“共享奶奶志愿者”项目,通过共享奶奶们负责孩子们的接送、课后辅导、餐食保障等工作,有效促进“老有所为”“幼有所托”双效统一,实现邻里相融的共治格局。实施“微家为民公益项目‘树人公益课堂’”,邀请培训学校老师对30余名涉迁子女进行课业辅导、免费培训,打造“四点钟家园”。采取帮物资、帮思路、帮信息、帮技术的“四帮”模式,对小区低收入家庭进行帮扶。
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采取“微家长”走访、群众反映、当事人申请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社区矛盾纠纷信息,有效调处夫妻感情、邻里纠纷、物业费缴交等各类矛盾纠纷问题32起。
(记者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