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
第03版:镇村新闻·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寻根》:冯骥才文化散文系列

《寻根》是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冯骥才先生创作的文化散文合集。该书从全球性视角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揭示村落、城市、传统民俗和传统技艺保护面临的困境,展现了各国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体现了冯骥才先生对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世界性问题的深入思考。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

冯骥才先生的“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作品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其代表作有《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珍珠鸟》《俗世奇人》等。

由冯骥才先生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此次推出的《寻根》文化散文系列包括《古村·古俗》《古艺》《域外古城》《域外古艺》等四部作品。

《古村·古俗》由“古村”“古俗”两部分内容组成。冯骥才先生认为,村落是我们最早的家园,是扎在大地上最深和最关键的“根”。在人类历史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当代,我们保护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是为后辈留下农耕历史的“文明标本”,让后辈永远有“根”可寻、有“家”可回。

《古艺》是冯骥才先生数十年来从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结晶,是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真实记录。书中阐释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面对的困境、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的进展、取得的成果以及需要继续致力的地方。冯骥才先生认为,民间艺术生在民间,民间是民间文化生长的土壤。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艺术生命一定会顽强地复兴。

《域外古城》收录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芬兰和日本等国古城、古建筑、名人故居等保护工作有关的游记33篇,展现了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丰富经验,从中可见城市的人文积淀、文化气质、精神价值和独有的美。

《域外古艺》是一部文化散文集,从全球性视角关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角度展现世界各国的传统技艺、传统民俗及传统技艺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困惑。面对后继乏人的困境和技艺消亡的威胁,传承者正以一腔热情守护着传统技艺。

在现代化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与传统日渐疏离,冯骥才先生关切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肩负起发掘、保护、传承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担子,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几十年风雨兼程,在非遗大地上实实在在地工作,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促使更多人承担起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DNA”,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寻根》是延续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创作的系列文学作品,也是写给每一位中国人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指南”,对于厚植文化之“根”、提升人文素养、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独特的意义。

(黄成)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