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第05版:万家灯火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缅怀“海峡才女”龚书绵

●叶海山

2022年清明节前,惊闻享年百岁的闽台才女龚书绵仙逝噩耗,忽觉凄戚、心堵难受。家山杜宇声声泪,风雨梨花片片悲。顿时与龚大姐交往20多年的情景如放映电影似的涌上脑际……

记得2001年初夏,我与《石狮日报》记者傅文忠受报社领导的委托,到泉州拜访从台湾归来的文坛大姐龚书绵女士。因为当时泉州刺桐吟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林昌如刚去世,他主持《石狮日报》的“狮城诗会”专栏乏人接手,报社领导认为龚大姐能诗能文能画,在海峡两岸文坛享有盛誉,欲邀聘其为主持人,我们想了解一下她的意向。

龚大姐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品过香茗后,她真诚地说:“我爱祖国、爱家乡,也想为故乡多做点事,但我不能长住娘家——大陆。因子女全在台湾,大部分时间我还得住在台湾,再者大陆人才济济,我一个女流之辈,怎堪挑此重担,回去请代向报社领导表示谢意!”

知道龚大姐爱书,拜访时我带去10多本地方史书和文学作品,虽然她婉拒报社的邀请,但书却如数收下,从此,我们有了较密切的联系。龚大姐有空就会打电话到我家,每次与我通话时间都很长,内容谈及家乡变化、民俗风情及共同爱好的文学、诗词。然后又跟我爱人陈丽琴拉家常、切磋诗艺,电话里经常笑声盈耳。她是一个充满童心、爱心、真心的人。2011年是我夫妻结婚50周年,听说我俩欲出版金婚诗集,龚大姐立即寄来律诗及国画牡丹图以表祝贺。2013年龚大姐与香港黄姓女友特地到我家品尝东石海鲜,并在东石古寨合影留念。

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永恒的,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家园。走出故乡的龚书绵,故乡便成为她永远的牵念。她祖籍石狮永宁,尽管后来举家迁入泉州市区(现属鲤城)。

龚书绵出身于书香门第,是泉州历代有科名的“翰林龚”后裔。她1946年去了台湾,从此暌违乡里和亲人。她那些以望乡、怀乡、梦乡、爱乡为主题的诗文,凝聚着半个世纪镂骨铭心的思念,重叠着儿时的温馨和沧桑风霜,郁积着切盼两岸一统的情愫。真是“摊笺辄有归乡绪,落笔犹多故里情”。

回忆往事,龚大姐常常感慨万端。她告诉我,中学时期的她就已被学校培养出多方面的能力,她能言善辩、允文允武,能演剧、会唱歌,还经常驰骋于运动场上,是一名篮球健将。龚书绵从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就一直在台北师专任教,她始终怀着敬业乐群的心态从事这神圣的教学工作。

闽南有句俗语叫“姻缘天注定”。龚书绵的婚姻源于“一字缘”,一次她参观高逸鸿的画展,发现高逸鸿有一幅作品上头“柳燕”的题诗漏写了一个字,便请人转告高先生,高逸鸿先生甚为感谢。没想到后来彼此交谈、书信往来,情投意合,一年后便择定吉日结婚,这“一字缘”成为台湾艺坛佳话。

婚后,龚书绵的生活重心就一直放在建立一个温暖、美满的家上。每天,她在家庭、学校与菜市场间忙碌,她很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她认为,人,只要有了中心目标,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她的确是贤妻良母型的典范。她具有内贤外淑的优美与高雅,一门雍睦,乐备人伦。

直到6个儿女长大后,龚书绵才开始学画,这当然有“得天独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一面,由自己的丈夫来教她学画,但她有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和灵气,所以她画的梅、兰、菊、竹,构图设色、运笔气韵、皆寓创意。1996年她曾与丈夫高逸鸿、女儿高静华成功举办“一门三杰”书画联展,产生很大的反响。

故乡历史文化积淀对龚书绵的滋养和熏陶,加上“书香门第”从小对她的影响,以及她自觉地从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优秀散文和诗词里汲取精华,因而,每当乡愁袭来,蓄积心底的离愁别绪,一旦迸发出来,便溅射出炽烈的思想和情感的火花。这也就不难理解,思亲怀土成为龚书绵所作美文的重要主题和喷薄而发的大量散文、诗词。

龚书绵著述颇丰。1988年,她出版散文集《芳草山庄》。近年来,龚大姐孤雁般地数十次往返于海峡两岸,促进文化交流。穿梭于故乡的山山水水间,故乡的人和事深深地感动她,开启她的创作灵感。她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大量散文,并于1998年结集出版《乡情万缕》,2001年出版《龚书绵诗文集》。此外,她还与泉州作协前主席陈志泽合编《泉州散文新作选》,编辑《高逸鸿书画选》以及一些论文集。

龚书绵的散文以情见长,托物抒情,描写细腻,情景交融,色彩斑斓,写得自然而婉丽。她的创作文路宽广,有叙事、抒情、哲理及游记、随笔、评论,各种体裁都有,难怪大家称她为“海峡才女”。

龚书绵的诗书画得到充分发展,她还另具才艺,她的歌声、台风也不减当年风韵。1991年8月,她参加台北文友合唱团到北京举办音乐演唱会。这是龚书绵第一次到北京,她激动地写下一首七绝,抒发对祖国眷念的心情。

思亲恋故土是一种普遍的乡愁,可是对于龚大姐来说,那更是恒久的乡愁。近乡情怯,每每谈起故乡的风物,她都会落泪。2000年9月,应家乡的邀请,龚书绵加入泉州老年大学合唱团,参加在江苏无锡举办的《世纪的歌声》、夕阳红老年合唱电视大赛暨《永远的辉煌》第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在开幕式上,龚教授深情地朗诵了她新创作的诗歌《我从台湾来》,她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诵博得了在场数千名观众的阵阵掌声,许多老人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2019年2月,龚大姐应邀返泉州参加央视大型节目《记住乡愁》录制。

作为一名中国人,龚大姐爱祖国。这种情愫,在2001年4月她参加福建省妇联主办的“新世纪闽台港澳妇女论坛”时,又一次表达出来。她为大会提交了万言文章《情系八闽》,觉得还不能尽意,又写了七言律诗和散文诗各一首,表达了她对祖国的眷恋与深情。

2020年后,我与龚大姐就没联系,想不到她竟于2022年1月20日在台北寓所安然辞世。从此阴阳阻隔,知音欲聚只能梦中求。愿龚大姐在天堂好好歇息。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