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第05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闯关游戏

■倪怡方

这里说的闯关游戏,不是时下中小学生喜欢玩的电子游戏,而是20世纪60年代末,我在漳州华安县一个小山村生活的几年里,与小伙伴们玩过的一种既原始而又有趣的游戏。

小山村地形像是一个脸盆底,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一条县级公路逶迤穿过其间,每天上午有一班客车从县城过来,中午时分经过山村抵达五里外的公社所在地,下午四时多再从公社开往县城,平时罕见再有车辆出现在公路上。因此,这条简陋而单调的公路,就成了山村小伙伴经常嬉戏打闹的场所。

记得我当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从热闹的省城来到山村,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而又刺激。下课后和星期天,我便跟着小伙伴们上树梢掏鸟窝,下溪里摸鱼虾,到稻田里捉泥鳅,一起放牛,一起赶鸭群,玩得不亦乐乎。闯关游戏也是在这个时候学会的。

每当时间充裕且人多的时候,小伙伴们会各推一人当首领,通过“石头剪刀布”选人分成两拨,先在公路上用小瓦片划出三至四道关,每道关由一人把守,中间还有一条通道,把守每道关的人也可在中间这个通道自由行走,捕捉对方的队员。

就这样,攻方和守方开始斗智斗勇,攻的一方左冲右突,乘虚而入,守方严阵以待,眼明手快,迅速点到为止,攻方如果全部顺利过关,可以回过头来,重新再闯一次关,两个回合下来,便凯歌高奏,完胜一局。反之,如果攻方队员在闯关过程被守方逐一捉到,全军覆没,则双方互换攻守。几个回合下来,往往高潮迭起,热闹非凡。

作为省城来的孩子,我之前对这种游戏闻所未闻,但是适应快,融入也快,加上我脑瓜子还不太笨,身手也算敏捷,很快就成为攻守双方小伙伴争抢的对象,我自己也一直引以为豪。

最常玩的时间节点是下午放学回家,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把书包堆放在公路边的草地上,捉对玩上几局,直到暮色降临,才各自尽兴而归。还有就是星期天上午,做完作业,只要有一个人吆喝,其他人在家里听到声音就会来到公路上,两拨人你攻我守,玩到满脸通红、汗流浃背,直到各家屋顶上炊烟袅袅,彼此感觉饥肠辘辘,才收兵作罢。

我还记得,当年和我配合最默契的小伙伴名叫王年,他长得虎头虎脑,个子挺结实,而我虽然比较瘦弱,但是灵活轻快,作为攻方时,他左我右,经常速度飞快,闯关敏捷,有时相互一个眼神,就知道谁要主冲谁当掩护。作为守方时,我们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守正面,一边还兼顾后方,我们经常在中间关口会合,一举“擒获”只顾瞻前忘了顾后的攻方队员,让他们防不胜防、举手投降。

游戏进行中,由于年少气盛,偶尔也有不和谐的时候,比如攻方冲关踩线涉嫌越界,守方碰到对方衣服而不被承认,也有守方用力过猛把攻方推出公路边缘踩进小溪溅得浑身是水,守方不小心指甲划破攻方脸庞等,双方闹得面红耳赤,但是没过一会儿就烟消云散,重开战局了。这种游戏,当时真是百玩不厌。

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我已步入老年,但每每忆起在小山村生活的那段日子,尤其是当时玩的那种简单质朴的游戏,还是会有一股暖流在胸中激荡。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