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石窟寺保护文物修复实训室正式投用,系全国首个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实训室。
该学院在打造该实训室的过程中,根据石窟寺病害分析及复原展示的修复方法,设置全流程实操实训区域。在实训室内,等比例缩小版卢舍那大佛被“搬”进课堂,参考史料复原设计的奉先寺出现在学生们面前。实训室内配备检测和修复仪器,设置虚拟修复展示区,模拟石质文物发掘、修复过程。这些“课堂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窟龛、造像、佛塔、碑刻题记,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如今,保护、研究龙门石窟已是一项专门的学问。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石窟保护手段不断涌现,保护水平持续提升。把龙门石窟“搬进”学校的实训室,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记者了解到,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是全国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首个投入使用的高标准实训室。依托三维扫描、3D打印等技术,龙门石窟奉先寺群雕像被等比例缩放搬进实训室,基于虚拟仿真系统,可以完美还原龙门石窟各种形态,卢舍那大佛实现数字化“金身重塑”。
(记者 尼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