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数位热心人士向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捐赠了一批藏品,主要有张勇先生捐赠的《梁披云〈书赠南书先生绝句一首〉》书法作品1幅、曾子鸣先生捐赠的《福建科技出版社〈周易本义〉影印本》1套、黄秀卿与李延治女士捐赠的“20世纪70年代泉州眠床”1张、王赞成先生捐赠的“南宋磁灶窑绿釉菱口碟”与“宋磁灶窑绿釉龙纹小口罐”共2件、史振煌先生捐赠的《清乾隆肆拾年八月许雅老立卖田契》等契约文书26件。
据了解,梁披云(1907—2010)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侨领。其书作以行草见长,结体严谨灵活,运笔内劲外秀、隽永多姿,风貌别具。曾子鸣先生捐赠的《周易本义》影印本1套,由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是“中国建本珍品名家系列”第一辑中的一种。建阳古代刻书源远流长,宋代已跻身全国三大刻书中心之列,被誉为“图书之府”“书林”,元、明时期,仍为全国出版印刷中心之一,而建本图书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影响。王赞成先生捐赠的“南宋磁灶窑绿釉菱口碟”与“宋磁灶窑绿釉龙纹小口罐”共2件,其中“南宋磁灶窑绿釉菱口碟”与“南海一号”出土磁灶窑绿釉菱口碟非常相似,应同为南宋时期的产品,也与泉州海交馆所藏的磁灶窑考古出土的宋代磁灶窑水波纹菱口盘相似,这更加印证了磁灶窑为宋元时期泉州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基地。史振煌先生捐赠的《清乾隆肆拾年八月许雅老立卖田契》等契约文书共26件,这批文书主要与史先生家族有关,有清光绪时期的粮谷执照与收税单据、民国金银首饰铺单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契约文书等。通过这些契约文书可以从中看出当时泉州社会的经济、文化、宗族等方方面面内容,对于研究清代、民国的经济史、法制史、社会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