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第05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父亲的书柜

■张淑兰

搬新家的时候,母亲决定把旧书柜送人,可是父亲坚决不肯,他说家里其他东西都可以送人,就是书柜不行。

看着老人坚定的表情,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因为书柜与他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听父亲说,当年,爷爷见他特别喜欢读书,就用槐木做了一个书柜。书柜做成那天,他高兴地用手摸来摸去,然后和爷爷一起刷油漆。等油漆干后,他就把家里的书全部摆进去,那喜悦的心情,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父亲书柜里的书特别多,像《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四大名著”常被人借走。父亲爱书如命,书柜里有多少书,他心里一清二楚,谁要是借了不还,他会亲自去要;谁要是把书弄丢或损坏,他通常是眼珠子瞪得圆溜溜的。父亲脾气不好,每次看书的时候,我们都会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生怕把书弄脏了挨骂。

父亲经常给我们做些引导,比如哪些书适合上小学的我读,哪些书适合上初中的姐姐读,等他把书目列出来后,就让我们自己去找。这个书柜就像一个“百宝箱”,各种颜色的书整整齐齐地摆在里面,而且分类也很明确,最上面两层放的是一些文史类的书,中间两层放一些现代文学名著,下面两层放的书比较杂。最吸引我的是那几本连环画。有时借着找书的机会,我顺手就把一本连环画打开,像《西厢记》《昭君出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都是我在书柜里看完的。

父亲的书柜常常吸引着我,有时趁他不在,我就在里面翻来翻去,遇见好看的书,甚至会顾不上吃饭。我想着父亲定会生气,可是没想到他竟然高兴地说:“没事乱翻书,也是一件好事呢,以后继续保持吧。”有了父亲的这句话,我就放开胆子在书柜里翻腾了。母亲怕课外书影响我的学习,索性给书柜上了锁。年少任性的我,曾想过用石头把书柜砸破,因惧怕父亲的威严,才迟迟没敢动手。

上初中时,父亲从镇上调到了县里。搬家的时候,他只带了这个书柜和几箱沉甸甸的书,其他家具都送给邻居。到县城后,母亲埋怨:“这些书拿回来能吃吗?该送人的不送人,不该送人的都送人了。”父亲也不说话,只顾埋头往书柜里一本一本地摆书,在他心里,家里没有桌子椅子可以,但不能没有书。

父亲爱书,也喜欢读书,他经常教育我们,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应孜孜不倦地读。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是书不离手,学习之余、吃饭间隙总会挤出时间去读书,长期下去,读书就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家里的书逐年递增,书柜里的书也不断更新,旧的取下来,新的摆上去,与其说是父亲的书柜,不如说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书柜。

书柜搬到新房子后,我重新给它刷了油漆,看上去虽油光闪亮,但在式样上依旧具有年代感。父亲的书柜是家里最不值钱的东西,也是最有意义的物件,没事的时候,家人们都喜欢站在书柜面前,嗅一嗅里面的书香。在我看来,书柜不仅是灵魂的安放之处,也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另一本“书籍”,这个“传家宝”,我们会一直保留。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