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菲
有个因书结缘的伙伴,她在朋友圈分享“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我一开始以为她只是参与者,没想到她是活动创办者,创办活动的起因是她觉得自己身处的环境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所以自己开始寻找“读书搭子”。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后来每周固定的线上分享、线下漂流,后来我也加入这个“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自从有了“读书搭子”,我阅读的动力更足了。满满一大本笔记本,记录的都是每次分享活动里自己的所思所想。每次看到有意思的书,我也会记录下来,在群里与大家分享。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我认识了越来越多有思想、有主见的“读书搭子”,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一些读书感悟还有幸见诸报端,更是意外之喜,我想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吧。
记得儿时,我算是班级里的另类。课间休息,大多数同学们打打闹闹、在黑板上涂涂画画,我喜欢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翻看课外书。我仿佛是一座孤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还好,那时语文老师很关照我,有好的作文刊物会借给我阅读。现在想来,语文老师也是我的“读书搭子”吧。
读书、阅读,终究是一个人的旅途。毕业后,大多数人在忙碌的工作、繁杂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沉浸在快餐式的短视频里无法自拔。还好,一路走来,我依旧有着自己的坚持,无论是一支笔、一个本子,还是桌上的时钟、用了多年的保温杯,它们都是我的“读书搭子”。
现在的我,有个孩子,深知读书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因此现在我的“读书搭子”又多了一名大将——我的儿子。午后时光,我与儿子一人一本书,他看绘本,我看散文,读罢就互相分享,两个人乐在其中。
“妈妈,我们再看一本吧。”我笑着看着我的“读书搭子”,暗暗想着,我们还要一起看好多好多书,再看好多好多美丽的风景,真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