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振狮分院,作为院里唯一的男性养老护理员,吴晓瑜虽然像“绿叶”,但在岗位上“须眉不让巾帼”,撑起了养老护理工作的“半边天”。(详见12月5日《石狮日报》四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老年人口数量扩大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预期提升,照护行业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发展,养老护理已成为一项专业性强、服务精细的“技术活”,除了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还需要基础护理、康复服务、急救处理、心理沟通等专业技能。
然而,笔者通过日常走访观察发现,尽管养老护理员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但不能否认的是,很多读养老专业的毕业生可能将养老服务看成是伺候人或是保姆该干的活,在择业时自动“脱轨”,另谋职业;多数养老院的养老护理员仍以女性居多,男性护理员的比重偏低等,这些都导致养老护理行业的供需矛盾,也不利于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专业化技能的提升。
作为直接服务于老年人的群体,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晚年幸福。由此可见,提高整个养老护理行业的服务水平和专业度,需要大众乃至全社会合力托举。比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养老护理员的专业培训,助力“护理员”向“照护师”转变;又比如,养老护理也需要像医生一样,职业没有男女之分,鼓励更多男性力量的加入。
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长期性,又有紧迫性。为老人托起幸福“夕阳红”,需要社会各界汇聚起磅礴力量,强化协同努力,同时需要通过政策不断创新、举办系列技能大赛等,持续推进优化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