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7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的回忆

■叶 子

台风过后,连着几日碧空如洗,大朵大朵的白云悠闲地飘浮着。到了傍晚,晚霞的到来更是令人惊喜。

下班后,边走边欣赏着高楼大厦间的那漫天的殷红。远远望去,现代建筑的蓝窗和天空的瑰丽完美交融在一起。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想起小时候学过的课文《火烧云》,写得真美,至今印象深刻。

是的,少了它们。初识火烧云,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中,老师娓娓动听的声音,依旧在耳边回响。很巧的是,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正好也是在夏季。

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能记得那个夏天,火烧云爬满了整个天空。我将爷爷的躺椅搬到了晒稻谷的稻场上,躺在椅子上,看着天。

空气中还弥漫着夏日暴晒的余热,我用蒲扇努力驱散这余热,却驱赶不了知了的畅鸣,夏风从河面吹过,里面是我爱吃的鱼的味道,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没一会儿,目所能及的景色,都穿上了一层红色的薄纱,那纱比我见过的蚕宝宝吐的丝还细。

“啊,看那边,那个像龙,是龙,真是龙……”躺在椅子中的小女孩兴奋地喃喃道。

“变了,变了,变成马了,书中说的是真的,变得真快,好美!呀,那是熊吗?好像熊,电视里的熊就是这样的。”那个夏季,那个兴奋的小女孩,将天空的云,赋予了各种想象。

“阿叶,回家吃饭了。”云还未完全落下,一道熟悉而又温柔的声音便响起,那是爷爷的呼唤。

“来了!”我欢快地将椅子搬回去,夕阳下,留下了依旧带着温热的稻场,四周蝉鸣、鸟叫、鸡犬之声逐渐消散,渐渐杂草丛生。

看云的最佳场所,除了稻场,麦子地也是不错的选择。

“阿叶,别躺在那,那是别人家的麦子地,压坏了麦子就长不大了!”又是熟悉的声音,哦,那是妈妈的呼唤!

小时候我很喜欢跟着妈妈一起去桑叶地,因为我家的桑叶地旁边有一块小麦地,麦子在这个江南水乡是很少见的。麦子地并不大,但是很茂盛,郁郁葱葱的,满眼都是让人舒服的绿色。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小小的自己甩在麦子地里,躺着看天空的白云。

蓝色的天空中,白色的云,一朵朵随风缓缓地动着。书中说,白色的云,像极了棉花糖。躺在麦子地里的我,便想象着那一朵朵云的味道,咬一口,一定是软软的。

我曾多次央求妈妈给我买棉花糖,但每次都不能如愿。于是对那软软的执念,一直延续到大学。

读大学的时候,终于有机会给自己买棉花糖,咬了一口,顿时满满的失望,哪有什么软软的味道,一点也不像儿时的白云。

如今,那块桑叶地已经不在了,麦子地也变成了鱼塘,儿时的白云更是随风飘散了,只留下一点点回忆,缥缈而又清晰,仿佛一伸手还是可以触摸到。

两位会用温暖的声音呼唤我“阿叶”的人,也成了回忆,再也触摸不到。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