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4版:镇村新闻·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尤利西斯》:现代派小说巅峰之作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诗人,被公认为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为深远的巨匠和宗师,甚至被誉为继莎士比亚之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尤利西斯》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

  《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它被评为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首,并被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该书采用意识流、心理现实主义等多种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创作,被公认为“现代派小说巅峰之作”。

  在创作形式上,《尤利西斯》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以“荷马史诗”中《奥德赛》的象征结构统揽全书,全书18个章节中的人事或场景与《奥德赛》某些章节中的人事或场景存在着某种不同程度的对应关系,由此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象征结构。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勃鲁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间在都柏林的种种真实经历和所思所想。乔伊斯将勃鲁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史诗中奥德修斯(即尤利西斯)在海上的十年漂泊。

  为表达对这部巨著的尊崇,小说情节发生的日期6月16日已被确立为“勃鲁姆日”,每年的6月16日,世界上许多地方的读者都会举办相关的纪念活动,可见这部作品的影响力。

  就形式创新的奇特、庞杂与包罗万象而言,《尤利西斯》可谓“前无先例、后启来者”的集大成之作,也许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许多批评家与研究者认为,它终结了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一切传统小说,开启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新小说,并且当仁不让地站到了20世纪英美乃至西方文化的顶端。

  乔伊斯曾对《尤利西斯》的法文版译者表示,他在作品中设置了大量的谜团和“迷魂阵”,其数量之巨大,要弄清他的真意足够教授们用数百年去争论,这是保证作家不朽的唯一途径。事实上,乔伊斯也正是这么做的,他在这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进行创新,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

  整部作品充斥着种种隐喻、象征、典故、反讽、戏仿、征引及文字游戏,其形式创造的诸多因素在荷马、莎士比亚、弥尔顿、但丁、拉伯雷、斯威夫特等前辈大师的作品中都可以觅得踪影;在普鲁斯特、庞德、艾略特、伍尔夫等同时代作家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关联;在后来的大批作家如贝克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马尔克斯、埃柯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响;甚至在广告、影视、流行音乐、通俗文化等领域中,也能感受到它们的渗透。

  就叙事模式而言,《尤利西斯》借用了现代心理学中关于“意识流”的观念和手法,刻意表现人物潜意识中的活动,为此尽可能多地摒弃传统叙事中明确的人称,极大地弱化了传统叙事中的上下文,大量使用不完全、不规范的片言只语,大大增加了阅读中辨析叙述者声音与人物内心独白的困难。

  此外,《尤利西斯》大量采用各种外语、新造词、生僻词、双关语、方言俚语以及种种修辞手段甚至是文字游戏,十分独特地化用自古及今的各种文体以及散文、诗歌、戏剧、音乐、电影、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门类中的各种因素,从而形成了迷宫和万花筒般的形式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乔伊斯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译介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2年,《尤利西斯》在巴黎“莎士比亚书店”店主西尔维亚·毕奇的帮助下得以出版。出版当年,就有人向中国读者介绍这部奇书。著名作家茅盾在《小说月报》上撰文介绍乔伊斯及其作品,郑振铎等文化名家也曾向中国读者介绍过乔伊斯,诗人徐志摩称赞其为“大手笔”。

  《尤利西斯》出版至今已有近百年。近30年来,中国出版界更是先后推出了三个《尤利西斯》中文全译本,“乔伊斯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学问,围绕这部作品的翻译、研究与探讨仍在继续。(黄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