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元一幅画、50万元一个人偶娃娃……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如此高价格的“定制产品”,已成一些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争相追逐的对象。记者调查发现,在年轻人中风靡的“设圈”“绘圈”“娃圈”,“名人效应”“逐利冲动”和“饥饿营销”等套路交织,天价商品吸引了一些人冲动消费、盲目消费甚至借贷消费。
记者了解到,“设”指设定、人物形象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设定画人物图像等。“‘设圈’的人会将自己想象、创造的虚拟人物当成孩子一样养成,叫作‘养娃’。一些买家还会精心打造‘娃’的角色、性格、世界观。”12岁的动漫爱好者司璇(化名)说。
一位“绘圈”爱好者介绍,圈里买家大多是低龄群体,卖家多是绘画师,画作则是类似人物杂志封面的卡通平面图。买家和卖家可以通过米画师、半次元等App进行对接,具体买卖规则以协商结果为准。在“绘圈”,一幅画几百元上千元,而“顶级画师”的画作价格可达数万元。此外,定制黏土娃娃、棉花娃娃、球形关节人偶等,也备受年轻人追捧。
“艺术品市场充斥着艺术价值难以鉴别、炒作、哄抬价格等乱象。‘绘圈’‘娃圈’受众人群更低龄化,交易规则更随意,交易合法性、是否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所得是否依法纳税等问题更值得警惕。”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朱国玮说。
朱国玮建议,受年轻人追捧的“二次元”世界,也不是灰色商业交易行为的“法外之地”,同样也应遵循现实交易法则。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一方面研究此类行为交易的特征,出台规范细则,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管理部门也应当对类似商品定价有更多指导和监管,设置未成年人交易金额门槛等。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大额非理性消费案件,商家应开通投诉渠道并撤销交易或退款。(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