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
第05版:民 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抓好精细管理,城市才能精美呈现

近日,市民致电12345反映,永宁洋厝水厂门口的石永大道已修路完成,但工程公示牌还未撤掉,遮挡过往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望核实处理。对此,有关方面表示已督促施工单位将公示牌撤出。(详见2月18日《石狮日报》五版)

在道路施工、运维、管养过程中,类似上述这样的“堵点”、闹心事并非个例。比如,为了路面或相关附属设施改造而二次破路,在完成施工后,一些施工方在恢复路面原状时就较为随意、草率,要么因为施工粗暴很快产生新的坑洼、要么未及时清理产生的建筑垃圾,更有甚者,有时还出现因材料不够而留下个“尾巴”的现象。面对如斯情景,群众有意见不吐不快,也在情理之中。

较之新建大型工程备受瞩目,日常管养中的修修补补,在关注度上确实难与之相提并论。然而,小至一段路面,大到整座城市,其管理水平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百姓的综合获得感。群众的获得感是多是少,并不以项目及其工程体量的大小论,甚至可以说更多是“细节决定了好坏”。小处的瑕疵及时处理好了,也可以提升民众心理上的舒适感;反之,因为问题细碎微小而不上心,也会变成困扰群众的“痛点”。

比如上述道路施工中的问题,路通后及时把公示牌撤除,本就是轻而易举的小事;破路改造完及时把路面恢复好,是业主和施工单位的职责所在。把这些可为、应为的小事考虑周到、及时做好,既是文明施工的应有之义,也就不会被市民投诉遮挡行车视线、影响出行舒适度、有损城市形象了。而这些小问题之所以仍会不时出现,说到底还是“重建轻管”或者说“精细管理”意识不足在作祟。当然,这里的管理还包括建设中的施工管理。

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因为项目小、散(特别是一些“打补丁”的工程),导致管养的投入往往比不上建设,业主或主管单位对维护、管养质量的监督便容易打折甚至缺位,一些小问题就容易出现。另一方面,譬如道路或相关附属设施的改造,因为会牵涉到不同主体,这些有关单位之间如果缺乏有效沟通和监管,而简单放手交由施工单位自己去做,容易产生一些不文明的“尾巴”。

当下,石狮正全力推进“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新建工程也好、改造提升等城市管理类项目也罢,着力避免或者及时解决施工中的这些小瑕疵,不仅关乎建设品质本身,也关乎整体人居品质。因此,各有关单位需要树立一盘棋意识,既要精致建设、也要精细管理,不以工程体量大小论成绩,在建、管、运营方面多下绣花功夫,强化协同配合,抓好全过程监管,才能确保城市不断实现“精美呈现”。

(康清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