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灵秀镇进口冷链专班组织灵秀镇市场监管所、灵秀派出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在辖区食品经营者蔡某善的仓库内,查获40箱未经报备的进口冷冻鸡爪。所幸,这批冷冻鸡爪全部尚未售出,核酸检测报告也均为阴性。蔡某善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罚款4万元。(详见2月17日《石狮日报》二版)
随着疫情防控安全宣传的进一步到位以及国内外冷链食品核酸检测报告为阳性的报道出来,明知故犯就显得有些故意为之或者是利益驱使了。
当前的风险监测工作,多是基于可能性风险的一种未雨绸缪,对于进口冷链食品的风险防范,理应更严格一些,国内对于冷链食品的检查也都是拿着“放大镜”,一层层检查,当得起“守土有责”,不留死角和盲区,将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在当下,依然有个别食品经营者拿疫情防控不当回事,这就容易让大好的防控局面毁于一旦。如果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蒙蔽,而对疫情防控安全底线视而不见,一旦出现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此次蔡某善因为这40箱未经报备的进口冷冻鸡爪被罚款并拘留,已经不是其第一次犯这种错误。笔者认为,第一次可算是初犯,警示为主,第二次就应重罚,罚痛了,让蔡某善这类人担不起私进冷冻食品的风险,主动放弃蝇头小利,才能防患于未然,“防人”才算防到位。
有备才能无患,对于可能存在的疫情风险,未雨绸缪和精准防范很有必要,而对于屡教不改、屡犯不改的“破坏者”,更应该强化认知,抓住痛点,才能有效维护好防疫向好的局面。(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