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狮日报》报道,2022年,石狮市委、市政府确定2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9项中有一项是建设17个15分钟全民健身场所。对石狮市民来说,无疑将多了许多家门口的健身锻炼去处。
近年来,石狮市在体育健身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多,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健身器材随处可见。这一举措推动了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同时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很多方便和快乐。不过,随着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的增多,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问题。比如,一些不常见的健身器材,市民在使用中可能因为使用方法不当,发生肢体伤害;有的场所因为管理不到位,或人为故意损坏,或器材磨损、老化,或维修不及时,导致健身设施损坏严重,成为安全隐患。
因此,笔者认为,全民健身场所要有专人管理。
首先,科学健身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需要指导人们运动量的规划、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装备和运动器械的使用,以及如何避免运动伤害和运动伤害出现以后如何去康复等内容。在健身过程中“缺教练、缺指导”的现象也日益凸显,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群已无法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人们对科学健身的期望更高。因此,在全民健身场所的专管人员中,应该配备一定比例的体育健身指导员。
其次,健身设施器材的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并安排专人对健身场地进行管理,建立合理的时间分配机制,保证场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新建小区在做好规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体育设施的问题。对健身设施的管理应实行责任制,落实社区和建设、使用、受益单位管理责任。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健身器材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起“随坏随修”的健身器材维护管理长效机制。
此外,应引导大家正确使用公共健身设施,建立相应的监督、有奖举报机制,对蓄意破坏健身器材的行为,要强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教育群众自觉维护、爱护公共健身器材。
(柳月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