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虽然立春后气温一直走低,阴雨连绵,但也抵挡不住油菜花竞相开放的气势,更阻挡不了人们踏春的脚步。
古诗云:“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轻轻的原野之风吹红了花苑里的碧桃,清清的晨露压弯满畦油菜的黄花,这一幅幅春光明媚的田园画图怎叫人不心生爱怜?况且油菜花兼有两份收益,一是开花时节旅游赏花效益,再就是油菜籽榨油效益。
在故乡,油菜花是我最熟悉、最喜爱的花。小时候我就跟随父母种油菜,每年的秋初,母亲便会在一块菜地里播下油菜籽,等菜苗长高后,再一株一株移栽到挖好的田地里去。
还记得,儿时的一个天空瓦蓝、艳阳遍地的秋天,我们一家人种油菜的场景,哥哥姐姐在前面对着每个种菜的坑放一小撮土灰,我跟在后面对着每个坑放一至两颗菜秧,父母便跟在后面栽种。母亲喜欢边种边喃喃自语:“一家人来年一年吃的油就指望油菜了。”这话像是说给我们听的,也好像是说给菜秧听的。
父母种得很认真、仔细,先在土灰上面铺一层薄薄的细泥,然后才把菜秧端端正正地种在坑中间,再用手将泥土压实。母亲说,万物都通人性,你待它好,它自然就会好好回报你。
油菜花开时,我们最喜欢到油菜地里去捉土黄蜂。土黄蜂个头有拇指那么大,一身黄茸茸的,不刺人,很可爱。捉住土黄蜂后,或放置在小玻璃瓶里,听其四处碰壁时“嗡嗡”的叫声;或用一根细线捆住它的一条后腿,在油菜地里牵住线,放飞追嬉……
那年代,收割晚稻以后,村民们的田里都会种上油菜。除了留下种菜吃的地块,其余的都会种上油菜,见逢插针。在村民们的心里,田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不能闲着,秋收后田地闲着长草就是对土地的亵渎,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所以每年秋天,村民们总是把秋收后的土地早早整理好,再种上一季油菜。
初春的早晨,每当炊烟渐渐淡去,晨曦轻轻地抚摸着村庄,满地金灿灿的油菜花便带着晶莹的露珠微笑着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微风吹拂,油菜花那近乎透明的花瓣便行云流水般荡漾着,空气中流淌着花粉暖暖的芬芳气息。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大地,成片的油菜花在整个村庄铺展开来。一群群游客呼朋唤友或带上家人趁着晴好天气前来赏花、踏青。他们在花丛中尽情地拍照、嬉戏、欢笑……此时,村子里的农家乐也日渐红火起来。那么鲜艳、那么明媚的油菜花,灿烂着春天的暖意,缤纷着村民们的美梦。
如果说,过去种油菜单纯是为了获取一年的食用油,那么,在如今这个物资富足的时代,更多的是为了美化乡村环境,吸引众多游客,让乡村满是诗情画意,让村民满是幸福绵延。